第二章认知障碍的类型一、概述◆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且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类别:感觉、知觉和表象→表象的出现就是联想的过程第二节思维障碍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二、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碍思维奔逸:是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速度增快。﹟思维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常为环境的变化而转移话题,不能贯彻始终——随境转移和音联意联思维奔逸例如:一患者喜形于色进入病室,立刻自我介绍:我叫××,上前握手,医生问:看样子你很高兴,病人马上挥动着手臂:我当然高兴了,因我脑子很好使,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表示我对你的感谢,我送给你们一首诗:白衣战士为人民,人民当家做主人,治病救人是楷模,各个都是好医生,接着用歌曲的形式唱了一遍,这时一位胖医生进来,病人马上停止唱歌,转向老医生:我一看你就吉星高照,长寿百年……整个过程思维逻辑联系非常表浅,结论虽不荒谬,但轻率而不深刻。见于躁狂症,也可见于癔症。思维迟缓病人反应迟钝,语量少,语言简短,速度缓慢,语音低,自感“脑子变钝了”的感觉,并为此着急、苦恼。见于抑郁症。也见于痴呆状态,还能见于药物副反应。思维贫乏与上有本质的差别。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仅简单答‘不知道’‘没有什么’自述脑子空了,没什么好想的,病人对此淡然处置。与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大阴性症状。(一)思维形式障碍病理性赘述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枝节问题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特征。病人讲话罗嗦,半天讲不到主题上,见于癫痫性精神病,及老年人。(一)思维形式障碍2、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的障碍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临床特征是联想过程松弛,言语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接触性离题”,即谈话似乎与当前话题有关,每个句子的语法和表达都正确,有时连续句子的表达也能让人理解,但整段话说下来经常偏离刚开始交谈的话题,让人不知所云,让人感交谈困难,见精神分裂症。(一)思维形式障碍思维破裂意识清晰下,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例如问他姓什么,答:“姓什么?来了当兵的,爷爷早死了,河里没了鱼,你说怎么办?”见精神分裂症。严重时“语词杂拌”。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下产生,言语较上更为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如:你姓什么?答:姓王,一条腿分几处跑,哪个,好家伙,多吃点…见于感染中毒,颅脑外伤所致的意识障碍,癫痫。(一)思维形式障碍思维中断意识清晰,思维过程中断,或语言突然停顿,明显不自主感,思想插入——突然插入与主题无关的思想,有时做出妄想的解释,如外星人的思想进入自己的大脑,或别人用高科技扰乱自己的思想。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思潮不受病人的意愿支配,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多变,且出于病人意料之外,甚至是讨厌的,突然出现迅速消失,精神分裂症,脑炎,颅脑损伤。例如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说脑子很乱,自己怎么也控制不住,思想太乱,想的事毫无意义,毫无系统,由东到西,一件事刚想一点,又出现另一件”可与思维中断交替出现。(一)思维形式障碍3.思维逻辑性方面的障碍临床上常见思维内容:具体和抽象不分,古今不分,表里不分。象征性思维是指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例如患者将暖水袋抱在胸口,表示“党和人民心连心”;又如某患者不断用头撞击汽车轮胎以求自杀,表示“投胎”(重新做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一)思维形式障碍语词新作病人创造一些文字、图片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意义。有时把几个无关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字词拼凑成新的词,一代表某种新的含义。例如“犭市”表示“狼心狗肺”。见于精神分裂症。(一)思维形式障碍诡辩性思维特点是认识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所议论的课题,常是一些想入非非的事情,病人却无限制的运用一些空洞缺乏意义的词句,长篇阔论,侃侃而谈,并拒不接受别人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