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检测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1)环境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2)测量仪器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3)测量时间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4)测量位置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1、三个部位。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数据处理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d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1)测量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测量高度:离地面~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测量频率:电场强度测量值〉50dB^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测量时间: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测量间隔时间为l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2)布点方法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对典型辐射体,比如某个电视发射塔周围环境实施监测时,则以辐射为中心,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30、50、100mm等不同距离定点测量,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环境测量布点对整个城市电磁辐射测量时,根据城市测绘地图,将全区划会为1Xlkm2小方格,取方格中心为测量位置。按上述方法在地图上布点后,应对实际测点进行考察。考虑地形地物影响,实际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以及金属结构等,尽量选择空旷地方测试。允许对规定测点调整,测点调整最大为方格边长的1/4,对特殊地区方格允许不进行测量。需要对高层建筑测量,应在各层阳台或室内选点测量。3)测量仪器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具有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属于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最大辐射电平。选频式辐射测量仪各种专门用于EMI测量的场强仪,干扰测试接收机,以及用频谱仪、接收机、天线自行组成测量系统经标准场校准后可用于此目的。测量误差应小于±3dB,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率的10-3数量级。该测量系统经模/数转换也微机联接后,通过编制专用测量软件可组成自动测试系统,达到数据自动采集和统计。自动测试系统中,测量仪可设置于平均值(适用于较平稳的辐射测量)或准峰值(适用于脉冲辐射测量)检波方式。每次测试时间为8~10min,数据采集取样率为2次/s,进行连续取样。4)数据处理如果测量仪器读出的场强瞬时值的单位为分贝(dB^V/m),则选扫下列公式换算成以V/m为单位的场强:E二10:-6)(V/m)i()x场强仪读数(dBuV/m),然后依次按下列各公式计算:E二1YE(V/m)ni()E={工E2(V/m)(E=—工E(V/m)GMs上述各式中:E——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被测频率i的测量场强瞬时值i(V/m);n——Ei值的读数个数;E——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各被测频率i的场强平均值(V/m);E——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各被测频率的综合场强(V/m);sE——在某测量位,在24h(或一定时间内)内测量某频段后的G总的平均综合场强(V/m)M——在24h(或一定时间内)内测量某频段的测量次数。测量的标准误差仍用通常公式计算。如果测量仪器用的是非选频式的,不用()式。对于自动测量系统的实测数据,可编制数据处理软件,分别统计每次测量中测值的最大值E、小值E、中值、95%和80%时间概率的不超过场强值maxminE、E,上述统计值均以(dBuV/m)表示。还应给出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