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村乡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意识和文明交通观念,努力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按照中央文明办、公安部联合在全国实施的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部署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领导成立全乡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副乡长杨付伟任组长,财政所长任副组长,文明办、综治办、派出所、桑村乡中学校、司法所、乡安全监督管理所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财政所文明办,负责全乡有关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考核。各站所、村系统及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由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文明交通行动工作模式,基本实现交通管理社会化、安全执法规范化、宣传教育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工作内容系统化;桑村乡民众的交通法治观念、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增强;路面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稳中有降。具体目标:—20XX年,全面启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结合全乡开展的“做文明有礼的XX县区人”主题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日常交通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明显提高,机动车驾驶人交通陋习及危险驾驶行为进一步减少,道路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进一步发挥文明交通表率作用,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20XX年,大力解决交通行为中的痼疾。通过组织专项检查,督促工作落实,进一步规范交通参与者的出行秩序,努力实现机动1车停放规范有序,路口、路段人行横道交通事故发生率第1页共20页明显降低,酒后驾车、非司机、闯红灯、涉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道路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隐患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执法效率和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升。——20XX年,巩固前两年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成果。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扩大活动实效,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出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努力实现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机动车交通违法率、事故率显著下降,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感以及对交通环境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执法能力显著增强,执法形象、执法公信力大大提升。三、活动内容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重点组织开展四项活动:—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即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完善六类道路安全及管理设施”,即进一步完善城村过街安全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道路车速控制设施、农村公路基本安全设施、施工道路交通组织与安全防护设施。四、职责分工(一)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路面交通管理措施,推广部门经验做法。(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要加强交通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把交通文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评比内容。第2页共20页协调相2关部门,制定不同时期全乡文明交通行动工作标准和措施,并组织实施。(三)公安交管部门要结合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单位、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进一步改进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交通安全宣传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宽严相济”执法,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四)交通部门要深入旅游、出租、公交、货运、长途客运等重点专业运输企业,对单位内部安全制度落实、车辆安全状况、驾驶员资质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一律停车整顿,直至取消运营资质,撤销从业资格,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五)教育部门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