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按照市委的安排,近期市委副书记xx带领市委办、发改局到xx镇、杨岗镇、虎头镇等地,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组织部分乡镇和发改局、住建局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征求了相关市领导意见,对我市2013年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战略性措施。省委、省政府今年先后在XX县区、XX市等地多次召开城镇化建设的相关专题会议,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作进行部署。目前,全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由“零打碎敲”向整乡整镇、整个区域、整个系统发展,由单一解决居住向就业、就医等社会事业全面并进发展,由局部试点向多个区域、多个系统、多个典型、多个层次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沿乌苏里江四县市推进农村城镇化试点之一,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在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上研究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发展方向上,应坚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发展。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就是以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应由单纯注重城镇数量扩充、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向注重提升内涵质量,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由单纯注重城镇建设向产城融合互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转变;由先发展后规范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转变。在发展路径上,应坚持试点巩固提升、沿线环境整治、整乡整镇推进“三位一体”发展,形成点线面结合、整体推进态势。在试点巩固提升方面,要以“三镇三村”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第1页共5页位,突出风格、体现特色,全面提升试点镇村建设层次和发展水平,打造全省农村城镇化建设样板。在沿线环境整治方面,要以鸡虎高速公路和方虎、虎饶公路沿线村屯为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扮靓公路沿线,建设一批省级“特色康居村庄”。在整乡整镇推进方面,要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则,运用集体主导、旧村改造、市场开发、企业带动等多种模式,在xx镇、虎头镇、迎春镇、东方红镇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整乡(镇)推进典型。xx镇要加快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人口集聚。虎头镇要以镇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农民新居建设,打造全省农村城镇化样板。同时,启动中心村建设。迎春镇、东方红镇要依托森工企业带动,借助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引进开发商建设农民新居,或以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入驻小城镇。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做大做强城关镇、做精做优中心镇(村)、合理稳妥归并自然屯“三轮驱动”。要做大做强城关镇。充分发挥城关镇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突出扩容提质,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打造公共服务健全、产业体系发达、城市功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人口、要素和功能集聚,凸显核心引领作用。要做精做优中心镇、中心村。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完善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一批区位、产业、规模、交通优势明显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中心村,吸纳周边农民,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发挥中心镇村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要合理稳妥归并自然屯。科学修订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对建设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后劲足的中心村,加快审批,重点建设;对近期撤并的村屯,不予审批,停止建设;对中期撤并的村屯,限制审批,维护建设,逐步实现拟撤村屯的“自然消化”。综上,建议明年城镇化建设思路为:深入开展城镇化建设“整体推进年”活动,突出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