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12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家看到的这一场景是什么?你们会唱我们的国歌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伟大祖国。(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页虚框内容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的,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教师小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你知道公民、人民、国民这些词语吗?能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阅读教材6页漫画,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2、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公民与人民的概念:(1)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1)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通过这一材料的处理引出什么是公民权利和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案例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页虚框内容,回答(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才能落到实处。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参看P7虚框内容,要求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小品表演,八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尴尬的搜身--教材7页虚框内容》,分组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课外作业:1、书面完成《配套练习》部分作业2、课外实践:调查我校学生辍学情况板书设计: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3、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不被动摇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3、法律保障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