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第85条建议共读: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邵原镇六主小学吴利苹人们常说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农村开始,中国的今天离不开亿万农民的无私奉献。可是,现状却是,农民很穷,农村很苦。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村学校就显得尤为黯淡。相较于城市学校的趋之若鹜,农村学校越发萧条了。市场经济时代,对农村产生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山区的孩子们身上。他们有个一个沉重的名字叫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几乎都是寄宿生。于是,农村学校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它在教授知识,丰富生命的同时,还不得不承担起了教抚孩童这一家庭教育的职能城市的繁华显而易见,山间的夜风和单调也日复一日,很多人离开了,有些村子荒凉了。孩子眼中羡慕中山外的花花世界,老师们也迫切希望离开这里。一个被厌弃的农村……我们深深明白这一现状包含的隐忧,现状却是如此无奈。我们固然知道:如果农村青年中在智力发展方面最好的这部分人继续地离开农村,那么农业生产的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我们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应当让智力上发展的、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去充实农村。没有这些人,就既谈不上农村的科技进步,也谈不上农村的智力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不提高整个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家庭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那么农村学校要改进教学,提高知识质量,就简直是不可能的。苏氏认为:农村学校都应当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培养对知识的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自豪感,将劳动作为一项光荣的事情。农村主要依赖学校,农村的文化水平有赖于农村教师的文化水平农村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是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扪心自问,我们是合格的教师么,我们有着对农村的热爱么我们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么?我们是否有能力用认识的欢乐和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别人?答案是否定的。也许正因为肩负如此中的那的我们这些教师素质达不到,所以,我们的农村孩子才无法对美好的农村生活展望。在许多的农村学校,学生在那里的学习一步也没有跨出教科书的框框。农村需要千千万万个精神丰富的教师。我们,实在不是合格的教师!可我能给予的只有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