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班讲义专题教案:半命题作文指导(师生共用版)A.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审清题目,补好题目,把半命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来写。一、首先要审好已命题部分即要求对题目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加以综合,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如果我们在审题时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必须全面。1)审清已命题部分的显性信息《,也是一种享受》修饰中心词“享受”的,应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补充的内容应该是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如“平淡”“冒险”“离别”等。这样立意才能与众不同,写出新意。2)审清已命题部分的隐性信息作文试题中经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这些隐含信息,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也是一种享受》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关键字“也”字则应突出,要有对比,有参照物,能形成对比。它表明了题目中所填的内容应该是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如“平淡”“冒险”“离别”等。二、其次应审好题目中的空缺部分。对它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半命题作文有的需要填主语,有的需要填谓语,有的需填宾语中心语,有的需要填定语状补等其它成份。这一部分审题时考生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填哪些内容?2.哪些内容不能填?3、命题者在命题时是否有一定的命题倾向?《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某人所说的话意思,“明白道理”、“明白意思”是合符语法的,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合符语法了。《生活好比》填完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生活”是本体,“好比”是喻词,喻体是要考生填的。填题时,要根据要求“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来思考,填好题,填妙题。如:“生活好比一首歌”、“生活好比爬大山”、“生活好比怪味豆”、“生活好比万花筒”等都是很好的题目。如果填成了“生活好比快乐”、“生活好比学习”,则是读不通的怪题。有些学生在填补半命题作文题目时,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有生活经历、切身感受,只追求新奇,所以选择了一些不该选择的词语补题写作文。我曾经出过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感受》。把作文阅完之后,我曾经找过一个写《感受战争》题目作文的学生谈过话。当我问他老师为什么给他写描写不具体的评语时,他红着脸说他的作文是瞎编的,再问他为什么单单选这个题目写作时,他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新鲜、时髦儿”。是啊,这个学生为了追求新奇,宁愿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写进作文里,只因没有生活经历和切身体会,当然只可能写个大概,不可能写得具体生动,使人产生共鸣。三、最后还要审好作文要求。半命题作文一般以这样的形式出现:1、题目独立出现与提示(要求、导语)相结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这些要求中含有对补题的限制,对文体、字数的限制,对选材的限制。作文要求中还有的对诸如选材范围、写作手法、作文重点以及写作人称、作文表达内容的时间、字数等等作了一定要求。所以在后来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训练中,我始终教育学生要仔细阅读所给文字、认真审题,根据要求恰当补题,否则,作文题目再新,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B.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热爱生活,写出生命的精彩!专用纸1读写班讲义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是中考作文考题的一种形式。因为命题者给了题目的一半,考生补充题目的另“一半”。所以不少考生认为不致跑题,信手补词,常常出现两大拟题问题。一是拟题雷同,千空一词。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都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这些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