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盲2010年第l期80~一87页(2010年2月24日出版于北京)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的地理格局及混合性特征-柯西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kexigang@s~.edu.cn)提要根据5中国语言地图集6的划分,汉江上游郧西!郧县!十堰市区和丹江口属于西南官话鄂北片"通过对这四个县区方言内部差异的分析及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结合地理!历史等因素,认为汉江上游鄂北片存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三种官话方言,且三种官话方言之间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形成了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的混合性特征"关键词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混合壹概况湖北省西北部的郧西!郧县!十堰市区(张湾区!茅箭区)和丹江口属于汉江上游,这一区域今为十堰市辖区,处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带"根据5中国语言地图集6,该片方言属西南官话鄂北片,依据主要是古人声字今读阳平,但同时指出/鄂北片,,的四声调值距离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较远"0(黄雪贞1986,参见B6图及其说明)鄂北片方言在西南官话中比较特殊,其很多特点都与西南官话其他片存在差异,尤其是声调方面"/有些语音特点接近中原官话",,中原官话的古人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鄂北片的古人声一般今全读阳平,符合西南官话的常例;只有郧西和老河口古人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一部分读阴平,一部分读阳平"0(黄雪贞1986)/从襄樊!郧县19个县市的声调看,尽管它们人声一般归人阳平,但由四声调值及其他因素形成的-腔调.则与西南官话的任何一片都大相径庭,而与中原官话则一脉相承,十分近似"我们认为,,鄂北19县(市)应与比邻的河南浙川!邓县!新野!桐柏一起划人中原官话豫西南片"0(王群生1996)十堰(指市区)是个新兴移民城市,在建市之前隶属于郧县,现在市区小部分世代居住在此地的老民仍讲郧县话,绝大部分市民主要讲普通话"因此该地方言以郧县城关话为代表"本文选取郧西城关镇(简称/郧西0)!郧西马鞍镇(简称/马鞍,.)!郧县城关镇(简称/郧县0)!郧西梅铺镇(简称/梅铺0)!丹江口五个点为代表对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进行分析"所有材料均系笔者实地调查所得",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4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一04一0957)".80.方言贰汉江上游哪北片方言的地理格局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情况复杂,内部差异大,当地老百姓形容为/十里不同音0"经调查比较,我们认为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内部格局大致分为五区:第一区:郧西县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上津!湖北口一带毗邻陕西山阳和镇安,方言中保留很多中原官话关中片的特点"第二区:郧西县中部地区如马鞍!六郎!店子等乡镇方言自成一系,与周边方言不同,以马鞍话为代表"第三区:郧县西部鲍峡!胡家营以及郧西县六郎以南!香口!土门以东地区方言与临近的陕西白河城关方言特点相同,以郧西话为代表"第四区:郧县中部地区(白桑关以南,五峰!西沟以东)!十堰市区及丹江口绝大部分地区方言较为一致,以郧县话为代表"第五区:郧县白桑关以北谭山!梅铺!白浪等乡镇与河南南阳市西峡县!浙川县临近,与南阳方言语音特征相近,以梅铺话为代表"以下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分别认识汉江上游鄂北片方言"2.1声调方面丹江口!郧县!梅铺!郧西方言单字调都是四个,马鞍方言古去声今读阴去和阳去两类,共五个单字调"具体情况见表一:表一平上去人清浊清次浊全浊浊清清次浊全浊丹江口阴平35阳平51上声4去声21阴平35/阳平51阳平51郧县阴平35阳平41上声44去声21阴平35/阳平41阳平41梅铺阴平35阳平51上声44去声21阴平35/阳平51阳平51郧西阴平213阳平5上声35去声41阴平213/阳平55阳平5马鞍阴平51阳平44上声35阳去22阴去213阴平51阴平51阳平44丹江口!郧县!梅铺!郧西方言古清声母人声字和次浊声母人声字今读阴平和阳平两类,全浊声母人声字今读阳平"如丹江口:八帮=拔业sPa!作精=凿从!suol约影扩"并药以cyol迫帮扩"并拍涝"扩""马鞍话去声分阴阳,古清声母去声字今读阴去,古全浊上声字和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阳去,显示出江淮官话区移民方言的特征,如:志二痣t乳.笋治=置t乳.}布Pu0并步Pu.}壮t,跳a习.笋状t纵明."从单字调调值上看,丹江口!郧县和梅铺三个点调值一致;马鞍和郧西两个点阳平都是高平调,上声都是中升调,完全相同,阴平和去声两个调值刚好相反,郧西方言的阴平是曲折调7J>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