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诊疗新进展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诊疗新进展2010年9月30日张峰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rapidcyclingrapidcycling((RCRC))概念流行病学资料生物学基础治疗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RCRC))概念RCRC是情感障碍是情感障碍(AD)(AD)中一种以频繁中一种以频繁((循循环环))发作的特殊形式病程为特点。其频率发作的特殊形式病程为特点。其频率以每年以每年44次发作或两个循环次发作或两个循环((躁狂躁狂MM抑抑郁郁D)D)以上为一端,另可有短至以以上为一端,另可有短至以4848小小时为一循环的极快速循环时为一循环的极快速循环(ultro-rapid(ultro-rapidcycling)cycling)或称缩短的快速循环或称缩短的快速循环(truncated(truncatedrapidcycling)rapidcycling)为另一端,而中间可有不同为另一端,而中间可有不同次数和发作期的发作或循环。次数和发作期的发作或循环。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RCRC))概念在一个循环中,不论由M→D,或D→M,中间常无明显的正常间歇,只是症状很轻,易被忽略而误认为正常间歇期。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RCRC))概念由于RC仅见于双相(BP)障碍,故一般称之为快速循环双相障碍(RCBPD),且更多见BPⅡ型中,统计说明有71.5%~83.5%RC发生于BPⅡ型中,在非RCBPD(NRCBPD)中只有37.3%为BPⅡ型。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RCRC))概念在RC中,不论是抑郁发作,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均应符合其症状严重度标准,而不要求符合其发作的病期标准。RC病程可以是自发性病程,也可以是抗抑郁治疗(尤以抗抑郁剂)促发,特别是促发躁狂或轻躁狂后易转为RC病程。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RCRC))概念RC被看做是BP中的恶性病程形式,其治疗(阻断反复循环发作)甚为困难,此为RCBPD的另一特征。流行病学资料患病率——国内临床统计,RC占AD中7.9%~14.9%,占BP中28.81%。国外报道RC占AD中15%,占BP中15.2%~24.2%。有学者认为,RC患病率可能言过其实,因其难处理而更多在专科或专病机构中多见流行病学资料RC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RC,儿童青少年者多见及RC发作,且1/3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1/2为混合性发作,约1/2有自杀观念、企图或自杀死亡,老年人相对少见——转RC时年龄:MD发病后平均5年,年龄32.4岁流行病学资料RC的性别分布——男:女=1:2.53占女性BPD中29.6%,占男性BPD中16.6%——女性多见RC的有关因素女性患抑郁多,用抗抑郁药促发多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多于男性生物学基础外周甲状腺功能与RC——抑郁症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或临床下者)时,药物易于促发RC,但对此仍有争议生物学基础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与RC——Kirov和Murphy(1998)在RC组与非RC组患者间进行对照研究COMT基因型,发现低活性COMT等位基因在RC组中出现显著多于非RC组。因此认为,COMT基因变异可能修改BP患者的病程,使之转为RC。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许多学者研究报道,RC与非RC患者家族史无明显差别,但有一些家族遗传个案报道。Kuyler(1998)报道一家两姐妹及其侄女同患RC,并都表现为BPⅡ型。治疗由于RC的每一次发作均可自发缓解,治疗的焦点在于阻断其反复循环发作锂做为传统的心境稳定剂对BP有效,但对RC却不能阻断或预防其反复发作抗抽搐剂卡马西平及丙戊酸盐做为心境稳定剂引入情感障碍临床,已成功的对难治的BP及RC有效,已大大改变RC的预后激素类如甲状腺素、雌激素,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及奥氮平先后在临床单用或与其它心境稳定剂合用,能阻断或减少RC循环发作急性治疗期如为药物促发的RC,尽可能停用抗抑郁剂,有可能使15%的RC者病程缓解。对RC者(不论自发或促发)继续使用抗抑郁剂,可使95%患者的病程进一步恶化(循环发作更增多)。急性治疗期应用足够剂量的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关于锂盐对RCBPD的病程阻断作用是悲观的。但在非RCBP(NRCBP)病人中锂对BPⅡ者的效果明显好于BPⅠ者。由于RC更多见于BPⅡ中,故对RCBPⅡ者可考虑试用锂盐治疗。一般情况下对RCBPD首选丙戊酸盐(钠),可用到800~1800mg/d,分3次服用。有肝病者不宜使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