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VIP免费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_第1页
1/3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_第2页
2/3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_第3页
3/3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张富生(青海省疾病预防保健中心职业病专科门诊,青海西宁810012)摘要: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高原适应生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型高原病的发病机理。HPH的发病机理有如下几种学说:①在高原环境下扩血管和缩血管激素的比例失调;②细胞膜阳离子运转缺陷;③细胞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④血管结构发生改变。提示在高原HPH时肺循环的储备能力减少,认为这是正常人在高原劳动能力受限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HPH的诊断和病生理特征的鉴别提出了判定的方法。关键词: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中图分类号:R54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1X(2002)02-0108-03Highaltitudeand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ZHANGFu2sheng(Qinghai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HealthCare,Xining810012,China)Abstract: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PH)isakeylinkoftheadaptationphysiologyinhighaltitudeareaandthepathogenesisofalltypesofhighaltitudediseases.HPHpathogenesisincludesfollowinghypotheses(1)proportioninbalanceofthevasoconstrictorhormoneandvasodilatorhormoneathighaltitudeenvironment;(2)disturbanceofcellularcationtransport;(3)dysfunctionofcellularactivedisturbance;(4)changeinvasocularstructure,etc.Itissuggestedthatthereserveabilityofpulmonarycirculationhasdecreasedathighaltitutehypoxicpulmonaryhypentension,anditisanimportantrestrictedfactoroflabourabilityathighaltitude.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HPHby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methodwerealsodiscussedinthepaper.Keywords:Highaltitude;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Pathogenesis高原环境有许多不利于人的因素,其中以低氧和寒冷影响最大,尤以低氧最为严重。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大气中氧分压几乎只相当于平原的一半;肺泡氧分压仅为平原的4213%,但正常的机体可通过一系列适应机制而得到适应。其中部分人员不能适应,同时大部分适应的人也往往在最初的几天内出现不同的高原反应。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原的人即使度过最初的不适应阶段,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可产生代偿性的系列反应,少数人可产生严重的器官病理改变,导致所谓的“慢性高原病”。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PH)是高原适应生理的重要环节,而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又是各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理,是一种潜在的早期高原病,且病情越重,HPH越明显[1]。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青藏铁路的修建,大量建设者将进入高原地区工作,高原病的防治是经济建设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措施。导致高原病始发环节的HPH,即不通过血液循环和神经反射的肺血管收缩反应,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但其发病机理收稿日期:2001-06-27;修回日期:2001-11-22作者简介:张富生(1951—),男,青海人,研究方向:职业人群高原医学。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如下学说[2,3]:细胞膜阳离子运转缺陷;扩血管和缩血管激素失衡[4];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1低氧刺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直接作用根据是:(1)低氧环境下细胞膜Na+2K+泵机制受到抑制,近于去极化状态,收缩阈值降低;(2)低氧状态下细胞膜Ca++通透性增加;(3)认为对低氧刺激存在着受体和效应器。111低氧环境下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机理实验证明,给予低氧刺激,以肺泡侧的血管收缩反应最强,肺动脉侧次之,肺静脉侧最弱。那么低氧刺激从感受器传导到效应器的通路如何呢,现认为颈动脉体是PaO2变化下在神经信息传递间将一种信息转变为另一种的传感器官[5,6]。现已查明颈动脉体的特征性细胞(Ⅰ型细胞)是接受化学传感的部位及释放神经递质的场所。关于低氧环境下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机理有不同的学说,一种认为低氧下球细胞线粒体电子化学梯度变化,电传减慢,线粒体钙释放进入细胞浆内,细胞内钙浓度提高,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另一种认为球细胞膜上有钾通道,低氧时钾通道开放减少,从而降低总钾的传导性而引起膜去极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