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乡镇社区就业服务体系调研报告马龙华熊建西〔内容摘要〕构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平台,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狠抓“四个落实”,将就业服务工作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缓解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本文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逐步在全市构筑“两级领导、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思路。〔关键词〕镇社区就业服务〔作者介绍〕马龙华六盘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是以重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8%,第三产业占24.9%,产业结构欠合理,再就业工作压力较大,2000年以来,我市为缓解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稳定就业局势,把积极构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平台作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狠抓“四个落实”,将就业服务工作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我市近2.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基层乡镇街道社区实现了再就业,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总数的50%左右。一、基本情况(一)全面建立机构,落实工作职责我市现有98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目前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有工作人员237人,其中,94个乡镇219人,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荷城、黄土坡、凤凰、德坞)18人,2003年6月我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百家社区就业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后,全市4个县、特区、区建立了85个社区(钟山49个、六枝17个、盘县18个、水城1个),在部分重点街道、乡镇和大企业的65个社区配备了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聘用人员161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就业工作,今年,我市(主要在钟山区和六枝特区)在总结前两年社区就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劳动保障事务所及社区属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管理,在业务上受县、特区(区)人事劳动保障局指导,负责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再就业援助服务、社区就业实体的指导和管理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劳动力社会化管理服务等。(二)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在解决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平台的人员配备问题上,采取的是分类处理,因事而定,内部调配的办法,即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多、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街道和驻有大企业的工作平台(如六枝平寨镇,盘县红果镇,钟山区老鹰山镇)配备了一名专职领导和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对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基层平台则明确了一名兼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目前,全市共有398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其中街道乡镇所237人,社区161人,在经费落实上,各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平台的专兼职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由财政拨付,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平台的经费基本上能满足工作需要。(三)因地制宜,落实办公场地我市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平台建设启动以后,解决办公场地成为一道难题,由于以前乡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地建设参差不齐,筹集资金的渠道也各不一样,因此很难统一解决所有机构的场地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先易后难,逐步落实的办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原单位单独划出办公场地。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通过内部调整,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平台提供单独的办公场地,如盘县37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都解决了办公场地问题,目前,有一半左右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平台通过这种办法解决了办公场地,二是与原单位合署办公。一些社区居委会和乡镇街道,由于受经费限制,难以开辟独立的办公场所,因此目前还利用原有场地,开展工作。(四)采取措施,落实服务工作内容在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地及工作职责后,各基层机构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将就业服务工作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1、夯实基础工作。去年和今年,钟山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在全市中心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一户一表家访式”摸底调查。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了“五清”,即:家庭情况清、就业愿望清、技能水平清、收入情况清、用工需求清,同时还分类建立了基础台帐,按照就业意愿、年龄、技能水平等情况将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分类,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