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VIP免费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_第1页
1/6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_第2页
2/6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_第3页
3/6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作者:罗旭洋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02期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古称,如《水经注》中就记载:“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到了唐代,都江堰又被称为“楗尾堰”,这是因为当时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宋史》中才第一次明确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即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分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及其相邻区域的引水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其沿江自上而下,分别为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而作为主体部分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者之间配合紧密,无疑组成了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整体。正是因为具有这样一个功能完善,效用优越,维护简便易行且地点择优的伟大引水工程,经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地完善修葺,使其从秦代完工之后直至今天都起到了较为良好的灌溉、防洪以及航运等作用。正如《史记•河渠书》所载:“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由此看来,这真是成都平原得以“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部分众所周知,都江堰灌溉着今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其在成都平原的水利灌溉历史上,甚至整个中国农业灌溉及水利工程方面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都江堰这项工程兴建之前,这片位于成都平原上的灌区水旱灾害频发。正如《禹贡》说“岷山导江”,相传禹是川西人,还有蜀王“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的传说。由此可见,从远古有人类活动记载以来至先秦很长一段时间,今成都平原一带严重的水害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及缓解。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后命李冰为蜀守,进而命其主持兴修水利工程以缓解,甚至解决成都平原长期存在的水旱灾害。如《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于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这就是日后造福于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即都江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工程沿江自上而下,可以分为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正是这样一个以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三者为主体的典范型水利工程,其各部分之间互相协调、互相作用,进而极大地发挥了各自独特功能,达到造福于民的效用,更使得成都平原得以“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里,就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个主体部分,即宝瓶口、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为例,尝试对都江堰各构成部分的独特功能及其所发挥的相应作用进行简单论述与分析。1.宝瓶口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之地,因形状像瓶口而得名。宝瓶口左是玉垒山,右是离堆。据《史记》可知,确由李冰所开。而当时条件,只能用钢钎和铁锤,采用这样的办法开凿山体工程量实在太大,李冰在这种情况下,想出了火烧水浇的办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岩石崩裂疏松,进而开凿,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历经8年,终于在玉垒山开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作“离堆”。另外,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留出了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从中流淌经过;高峰时节则会由于流量的加大而水位抬高,这时飞沙堰的设计就与宝瓶口相互呼应结合,每当内江水位抬高并超过内河床2.5米时,奔流的江水就会从飞沙堰溢出,这样就不会使进入宝瓶口的流量太大,威胁下游灌区的安全,岷江流量越大,引入宝瓶口的流量比例越小。宝瓶口的这种自然控制功能,对下游灌区的防洪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