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湿证治疗心得VIP免费

湿证治疗心得_第1页
1/3
湿证治疗心得_第2页
2/3
湿证治疗心得_第3页
3/3
湿证治疗心得阚佑骞(云南省通海县中医院通海652700)摘要湿邪致病的论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对湿邪致病的辨证论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明清诸医家对湿邪致病的特征及复杂性,治疗上应注意的问题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继承这些经验对解决临床上不少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附病例4则。关键词湿邪湿证嗜睡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胸水尿少证高血压症分类号R221中医理论奠基性著作《黄帝内经》对湿邪致病,有这样的记载:“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转反戾,水湿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太阴在泉,湿淫所盛,民病饮积。”“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素问·至真要大论》)。“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黄帝内经》论湿主要是讨论病因、病机,简要地说,湿为六淫之一,湿邪所致常见病是水肿、腹泻、痉、咳嗽、饮积、着痹、痿,关于湿邪病的治疗介绍了针刺疗法,对于湿邪病的药物辨证施治历史地落在了张仲景肩上。集汉代以前中医临床大成的《伤寒杂病论》,开拓性地探讨了湿邪致病的辨证施治规律,比如湿邪下利一症,有湿寒下利的“四逆辈”证,湿热下利的葛根芩连汤证、白头翁汤证,寒热挟杂久利的乌梅丸证,以身体疼重、骨节烦疼为主要表现的湿痹,表实无汗用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表虚汗出,用防己黄芪汤;湿胜阳微,选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痰饮咳喘是仲师所重点讨论的湿邪病证之一,痰浊咳喘有皂荚丸、葶苈大枣泻肺汤之论治,寒饮咳喘有射干麻黄汤,饮邪挟热的选用越婢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饮邪又兼体虚咳喘有泽漆汤。痰饮咳嗽有在表的大、小青龙汤汗法,在里之甘遂半夏汤、十枣汤下法,水走肠间有己椒苈黄丸,水停胸膈选用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泽泻汤、厚朴大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尤其突出的是仲师还指出痰饮治本,要从健运脾肾着手,选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根治痰饮之源。仲师不仅继承了《黄帝内经》湿邪理论,还从实践中加以发扬光大,在病种上增加了黄疸、淋症、浸淫疮等,在辨证施治更示人以规矩。仲景之治,详于寒湿而略于湿热。对湿邪致病从诊断到治疗的完善,则为明、清时代的医家所实现。湿邪致病的变化多端,《叶选医衡》总结说:“大抵湿之为病,感于寒则为寒湿,兼于风则为风湿,动于火则为湿热,逆于气则为湿气,郁聚于中则为痰,流注于下则为53第22卷第2期1999年6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ofYunn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l.22No.26.1999©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水,入皮肤则为顽痹,入气血则为倦怠,入肺则为喘满,入脾则为湿痰、肿胀、面目痿黄,入肝则胁满而四节不利,入肾则腰痛胯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腑则麻木不仁,入脏则肢体强直,注于关节或肿或疼,流于经络难伸难屈,滞于经脉则为脚气等疾。若内素有寒湿,或初患浮肿又重感外湿,以致内外交攻,正气衰竭,卒倒无知,似乎中风,其脉沉涩细迟者,即中湿也。”湿邪致病的脉、舌及治疗特点,《泾原论略》中说:“湿病脉必遏而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或数滞断续不匀,最是虚寒之脉,误治害人甚速,医家切宜细究。舌必生苔,病深必板贴不松,白者湿在气分未化,初时可用苦辛温,佐淡渗,或苦辛平、苦辛寒,临时制宜。色黄已化热矣,沉香色热又甚矣。焦枯热极伤阴也。实证可下,虚者必用养阴最稳。今时多此证,不可轻下,必见苔松、脉浮,日内必得汗解,亦有苔渐去者,亦有数月后得胃气渐苏方去者,必得旧苔去,两旁渐生淡薄新白苔,方无他虞。将作汗脉必浮数,汗后脉转沉细无妨,此因邪去正虚之象,得谷数日脉渐浮圆也。”湿热合邪致病的诊断治疗,温病学家贡献殊多,薛雪《湿热条辨》揭示湿热病初起之特征说:“如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湿证治疗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