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团体及其分类1.团体的特征定义团体,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团体不等于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团体不同于集合体,团体的一人显著特点是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第14章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内各成员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标。2.团体的分类凡相对稳定、人数不多,为共同目的而结合的成员直接接触的联合体,称为小团体。它有共同目的,全体成员为此目的作共同努力。小团体和小小团体第14章不超过30—40人。家庭、工作小组、班级等都可以看作是小团体。小小团体人数不多,一般有2—7人。小小团体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共同体,同时还属于某个小团体。第14章假设团体和现实团体名义上存在的人们共同体,称为假设团体。现实团体,是实际存在的联合体,成员间有着实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是有目的、有任务的联合体。第14章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根据定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有公事往来,由文件明文规定的,有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执行任务中的责任有大有小。非正式团体,是在心理动机上的方向一致——同情、观点接近、信念一致、承认权威、个别人威望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不必有固定的形式。第14章3.团体的心理效应个人在团体中接受团体的影响,产生三个方面的心理效应:即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同一团体成员能一致对外,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这就是一种归属感。团体的归属感归属感在一定的情境下会表现得更加强烈,如受到外界压力,受到敌人的威胁与侵略时。一个人同时会属于许多不同的团体,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某一最主要的团体的归属感最为强烈。第14章团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与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这就是团体的认同感。团体的认同感团体的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潜移默化。谢里夫实验第14章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团体规范,符合团体期待的行为时,团体就会给予他赞许与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他的行为。团体的支持力量并不是任何团体都能对其成员的行为发生支持作用。发生支持作用,有两个先决条件。第14章成员本人对自己所属团体的态度是肯定的,即热爱自己的团体,团体对成员有一定的吸引力。个人认为自己所属团体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地位与威信,个人希望团体来支持自己和表扬自己。团体的心理效应有知、情、意三方面。第14章4.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整体、个体、目标统一起来,保持一致,这称为目标整合。目标整合原则总目标应该包括和满足个体的需要与愿望,使个体目标在团体内得以实现。各个个体目标必须与整体目标一致,或趋向于统一,发生矛盾时,应以整体利益为重。目标整合原则指两方面: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关系往往有四种类型。第14章志趣相投是指成员在动机、理想、志向、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基本一致。上述心理品质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个人积极性的源泉。志趣相投原则志趣相投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共同的志趣可以保证成员们有相似的态度,步调一致,协作互助。共同的志趣可以保证成员们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第14章心理相容是指团体中成员与成员、成员和团体、领导和群众、领导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心理相容原则心理相容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心理相容是团体团结的心理基础,也是实现团体目标的重要保证。心理相容可以为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第14章团体心理相容与许多心理因素有关:成员在理想、信念、目标等方面的一致性。成员的政治修养、道德品质也影响着人们之间心理上的相容。成员的性格、气质等对心理相容也有影响。智能互补原则第14章二、团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影响1.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曾有人把个人在单独情况下的活动和在团体中的活动相比较,其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大家一起进行活动或一起比赛,那就比单独活动要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