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andprospectofRMB/non-USDcurrenciesdirecttrading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直接交易的发展与展望2014年10月28日起,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了人民币对新加坡元的直接交易。至此,自2012年6月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已经先后开展了人民币对日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英镑、欧元和新加坡元共六种非美元货币的直接交易。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直接交易(简称“直接交易”,下同),指的是在中间价形成和银行间报价平仓机制中,不再经过第三方货币套算或拆分,人民币与该非美元货币始终作为直接对象的交易模式。直接交易的开展,改变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报价和平仓形式,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降低汇兑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回顾人民币直接交易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直接交易的发展模式,分析其开展的影响、意义,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并为人民币直接交易业务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一、发展背景(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推动直接交易的开展广义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启动于2004年1月,香港本地银行正式获准面向香港居民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提速。此外,近年来,与境外货币当局签署相关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如黄家英王博封面专题COVERFEATURES2014.1221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直接交易的开展,改变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报价和平仓形式,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降低汇兑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在回顾人民币直接交易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直接交易的发展模式,分析其开展的影响、意义,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并为人民币直接交易业务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ThedirecttradingbetweenRMBandnon-USDcurrencieschangesthequotationandpositionhedgingmechanisms,andplaysimportantrolesinpromotingtradeandinvestment,loweringcurrencyexchangecostsanddrivingtheprogressofRMBinternationalization.Basedonthereviewofdirecttradingbackground,thearticlesummariesitsdevelopmentmodelandanalyzesitssignificanceandprospectsoastoproposepolicysuggestionsthatcouldfurtherenhanceRMB/FXdirecttradingbusinessdevelopment.RQFII)、指定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配套政策的推出和实施,都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领域,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取得长足发展。根据SWIFT数据,2014年9月,人民币继续保持世界第七大支付货币地位,占全球支付总额的1.72%,而在2013年10月,人民币就已经超越欧元,以8.66%的占有率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跨境贸易结算领域的进展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推动了人民币海外资金池的扩大,至2014年6月,境外人民币存款余额约2.54万亿元,人民币债券余额为4356亿元。同时,亚太和欧洲地区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都发展迅速。2014年,伦敦、法兰克福、巴黎、首尔、卢森堡等地均新设立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对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做出了积极表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不同地区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推动了人民币与相关地区货币的直接交易进程。(二)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发展需要直接交易的开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开展人民币对外币交易业务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量一直占据超过九成的份额,而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的交易量则持续在低位徘徊。相反,在代客结售汇市场方面,根据行业平均水平估计,主要非美元货币的结售汇交易量则始终占有20%以上的市场份额。二者的巨大差异衬托出一个这样一个现实: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交易市场发展滞后于客户需求,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客户的现实需要。(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需要发展直接交易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监管机构每日公布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中间价,中间价的形成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特作用,监管机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