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VIP免费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_第1页
1/185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_第2页
2/185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_第3页
3/185
CompanyLOGO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薛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薛凌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1课堂教学的新视点2一堂好课的特点3【案例1】27年前的两个预言1979年6月,中美两国曾派访问团互访小学教育。回国后,中国预言——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国预言——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因此,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27年过去了——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2003年,世界上共产生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占去半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做了什么?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案例2】这样的课是“成功”的吗?几年前,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到我国某地考察中学的科学教育,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课堂里,他们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物理公开课。这位教师开始上课时即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过程根据目标展开,非常流畅。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表达与问题设计,还是学生那对答如流的表现,以及教师对课堂时间分秒不差的准确把握,令陪同听课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都非常自豪,心中美滋滋的。按照我们的评课标准,这节课无疑是一堂高效的、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但是,课结束之后,美国考察团的成员们却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坦率地提出:既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老师不该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孩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做。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不要问上述老师是谁,也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城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灌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的一个实验在条件相同的两个班级中,他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课文。甲班完全由教师教授,乙班由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一个学期后,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测验。结果乙班的优秀答卷占70%,而甲班仅占38%,尤其是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准确程度和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深度,乙班远远超过了甲班。【案例3】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基础教育改革: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成为明显趋势。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