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较为实用的康复评定量表:一、偏瘫的运动功能评定:一类是未量化的等级评定方法,如Brunnstrom法,Bobath法一类是量化的评定方法,如Fugl—Meyer量表(最常用的)1、Brunnstrom评定法该理论的出现对如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定法等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据此理论设计了偏瘫功能恢复的评价标准:I期:无肌肉收缩,患侧肌肉呈迟缓状态,肌张力消失。II期:出现肌张力,痉挛和联合反应,患者试图主动活动时出现不伴有关节活动的微弱肌收缩III期:患者可随意引起不同程度的共同运动或其组成成分,痉挛逐渐加重,达到病程中的极值IV期:共同运动模式开始被打破,出现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运动,痉挛逐渐减轻,V期:分离运动进一步改善,可以完成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减轻更为明显。VI期: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修订的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上肢手下肢Ⅰ级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Ⅱ级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出现轻微屈指动作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Ⅲ级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起伸展痉挛加剧1.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2.坐位和立位时髋、膝可屈曲Ⅳ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1.手能置于腰后2.上肢前屈90°(肘伸展)3.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半随意、小范围伸展痉挛开始减弱,开始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1.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2.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其背屈大于0°Ⅴ级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减弱,分离运动增强1.上肢外展90°(肘伸展,前臂旋前)2.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过头(肘伸展)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减弱,分离运动增强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3.肘呈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VI级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正常V级动作的运动速度达健侧2/3以上1.能进行各种抓握2.全范围的伸指可进行单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协调运动大致正常。下述运动速度达健侧2/3以上1.立位伸膝位髋外展2.坐位,髋交替地内、外旋,并伴有踝内、外翻2、Fugl—Meyer评定法:由4部分组成:运动100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及疼痛88分,总分226分,临床上可根据需要选择应用,其中与运动相关的评定法为简式Fugl—Meyer评定法,包括6个方面内容:①重新出现反射②完全以共同运动为模式的随意运动③部分脱离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④轻度依赖于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⑤完全或高度脱离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⑥反射恢复正常。简式Fugl—Meyer评定法的优点:①内容详细并进行了量化,提高了评价信度和敏感度。②积分与姿势,步态,日常生活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内容\评分0分1分2分Ⅰ上肢(共33项,各项最高分为2分,共66分)坐位与仰卧位1有无反射活动(1)肱二头肌不能引起反射活动能引起反射活动(2)肱三头肌同上同上2屈肌协同运动(3)肩上提完全不能进行部分完成无停顿地充分完成(4)肩后缩同上同上同上(5)肩外展≥90°同上同上同上(6)肩外旋同上同上同上(7)肘屈曲同上同上同上(8)前臂旋后同上同上同上3伸肌协同运动(9)肩内收、内旋同上同上同上(10)肘伸展同上同上同上(11)前臂旋前同上同上同上4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12)手触腰椎没有明显活动手仅可向后越过髂前上棘能顺利进行(13)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伸直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能顺利充分完成(14)肩0°,肘屈90°,前臂旋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顺利完成前、旋后前、旋后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15)肩关节外展90°,肘伸直,前臂旋前开始时肘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顺利完成(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