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2012)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主要发病机理在于滋养叶细胞浸润能力下降,血管重塑障碍,胎盘缺血、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释出微颗粒和抗血管因子,血管内皮系统性损伤,最后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增高,随疾病发展可出现一系列的脏器损伤,因此临床分型根据病情轻重不仅要判断血压高低,更要注重观察各脏器损伤,同时又要兼顾是否有既往高血压病史。临床诊断及分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BP≥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BP≥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子痫:子痫前期孕产妇抽搐,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妇女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若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妊娠20周前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治疗原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治疗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应根据病情轻重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1、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2、子痫前期: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3、子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治疗为主,注意子痫前期的发生。●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同时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一般治疗一般治疗1.地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在家或住院治疗,轻度子痫前期应住院评估决定是否院内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应住院治疗。2.休息和饮食:应注意休息,并取侧卧位。但子痫前期患者住院期间不建议绝对卧床休息(I-D)。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但不建议限制食盐摄入(Ⅱ-2D)。3.镇静:为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睡前口服地西泮2.5~5mg。降压治疗的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的高血压孕妇应降压治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患者可使用降压治疗。目标血压:孕妇无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孕妇并发脏器功能损伤,则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降压过程力求下降平稳,不可波动过大,且血压不可低于130/80mmHg,以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Ⅲ-B)。解痉首选硫酸镁硫酸镁是子痫治疗的一线药物,也是重度子痫前期预防子痫发作的预防用药。对于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也可考虑应用硫酸镁。硫酸镁控制子痫再次发作的效果优于地西泮、苯巴比妥和冬眠合剂等镇静药物。除非存在硫酸镁应用禁忌或者硫酸镁应用效果不佳,否则不推荐使用苯妥英钠和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用于子痫的预防或治疗。用法控制子痫:静脉用药:负荷量硫酸镁2.5g—5g,溶于10%GS20ml静推(15—20g分钟),或者5%GS100ml快速静滴,继而1—2g/h静滴维持。或夜间睡眠前停止静脉给药,改为肌注,用法:25%硫酸镁20ml+2%利多卡因2ml深部臀肌注射。24小时硫酸镁总量20—30g,疗程24—48小时(Ⅰ-A)。预防子痫发作(适用于子痫前期和子痫发作后):负荷量和维持量同控制子痫处理。用药时间长短根据病情需要掌握,一般每天静滴6-12小时,24小时总量不超过25g,用药期间每天评估病情变化,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注意事项血清镁离子有效治疗浓度1.8—3.0mmol/L,超过3.5mmol/L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必备条件:1.膝腱反射存在;2.呼吸≥16次/分;3.尿量≥25ml/h或≥600ml/24h;4.备有10%葡萄糖酸钙。镁离子中毒:停用硫酸镁并静脉缓慢静推(5—10分钟)10%葡萄糖酸钙10ml,如果患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