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2013,Vol.45,No.3,263−275ActaPsychologicaSinicaDOI:10.3724/SP.J.1041.2013.00263收稿日期:2012-07-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SSXT11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资助课题(20110043110012)。通讯作者:张明,E-mail:zhangm@nenu.edu.cn1视听觉Oddball范式中的无关刺激就是与视觉靶子无关的声音刺激,对视觉靶子识别和判断不提供任何信息,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尽可能忽略。263视觉工作记忆负载对听觉偏差干扰效应的调控:来自不同外周提示线索的证据*李毕琴1,2PARMENTIERFabriceB.R.3,4王爱君1胡艳梅1张明1(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130024)(2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贵阳550001)(3DepartmentofPsychology,UniversityoftheBalearicIslands,Palma07122,Spain)(4DepartmentofPsychology,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Perth6009,Australia)摘要采用线索提示和视听Oddball结合的实验设计,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外周视线索下视觉工作记忆负载对听觉偏差干扰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操作外周视线索有效性为50%的条件下,视觉工作记忆负载的增加使得原本抑制无关声音的过程失败,因此出现了显著的听觉偏差干扰效应;(2)操作外周视线索有效性为80%的条件下,发现有策略性的注意定向消耗了注意资源,无视觉工作记忆负载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听觉偏差干扰,并且随着工作记忆负载增加偏差干扰效应增强。研究说明视觉工作记忆负载对听觉偏差干扰的调控是有条件性的,当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无关刺激与目标的加工过程存在重叠时,视觉工作记忆负载的增加使得听觉偏差干扰效应增强而不是减弱。关键词外周视线索;偏差干扰;工作记忆负载;视听Oddball范式分类号B8421引言意料之外的或新颖、奇异的无关刺激会捕获注意,从而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产生影响。这种非随意注意捕获现象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及时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经典Oddball范式通过操作刺激的物理属性和出现概率来研究这种干扰现象。在一系列连续呈现的刺激流中,频繁出现的刺激是标准刺激,小概率出现的刺激是新异刺激。刺激小概率变化使得当前任务成绩受损的现象称为新异干扰效应(Schröger,&Wolff,1998)。通常把重复使用的小概率刺激称为偏差刺激,而不重复使用的称为新异刺激(Parmentier,2008)。本研究中使用的刺激是偏差刺激,因此产生的干扰统称为偏差干扰效应。视听觉Oddball范式中,通常在视觉靶子出现前300ms左右播放一个与任务无关的声音刺激1,持续时间为200ms。要求被试尽可能忽略声音刺激,对靶子方位或某一方面特征(如数字的奇偶性)进行辨别(Andrés,Parmentier,&Escera,2006)。干扰现象不仅体现在行为数据上,也反映在脑电结果上。与标准刺激相比,偏差刺激反应更慢,错误率更高。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差异波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N1/MMN反映了前注意加工对变化信息的自动探测(Näätänen&Winkler,1999;Garrido,Kilner,Stephan,&Friston,2009);随后出现的P3a或新异P3成分反映了注意转向无关刺激的非随意转移过程(Friedman,Cycowicz,&Gaeta,2001);最后,出现的重新定位负波(RON)反映了注意经过短暂的干扰后再次转向相关任务(Berti,2008)。基于刺激驱动的早期失匹配假说认为,新异刺激的新颖、奇异性或偏差刺激的小概率出现是干扰264心理学报45卷产生的主要原因(Näätänen,1990)。与失匹配说不同的是规则偏差假说和预测模型,他们认为偏差干扰现象需要自上而下认知加工过程的参与(Cowan,Winkler,Teder,&Näätänen,1993;Winkler,2007)。Parmentier,Elsley,Andrés和Barceló(2011)整合了认知期望的观点,提出提示信息作用观。他们认为新异刺激对注意的捕获不仅是因为刺激的新颖性和小概率,还有来自无关刺激和目标间的事件和时间关联性。由于标准刺激的多次重复,使得无关刺激产生了与目标有关的提示价值,从而形成了优化行为反应的认知期望系统。无关刺激的变化则使得暂时形成的知觉规则被破坏,从而行为受损。无关刺激与靶子识别和靶子判断没有关系,但偏差干扰研究范式中无关刺激总是出现在靶子前面,两者在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过程中存在潜在关联。因此,无关刺激有可能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