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1.协调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激素在某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作用,使效果更佳明显,如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多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2.允许作用:某些激素不对细胞或器官产生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效果明显增强,如皮质醇对于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3.长反馈:指性激素(雌、雄、孕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神经元及垂体促性腺细胞。4.下丘脑调节肽:是指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主要调节垂体活动肽类激素的总称,如促......释放激素。5.Wolff--Chaikff效应:当外源性碘增加时,T3、T4合成增加,但碘超过一定限度时,T3、T4的合成不增加反而明显下降,这种过量的碘所产生的抗甲状腺效应称、、、、、。6.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应激反应。7.应急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急剧增加,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全身性反应,称、、、、。8.肾上腺在应激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何生理意义?答: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接收到刺激后分泌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使腺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增加,作用于肾上腺,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血糖升高等,同时出现紧张、恐慌等、悲伤。意义:增加人体对伤害刺激的耐受能力,提高生存能力。9.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各有何调节作用?答:生长激素——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葡萄糖的消耗,使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和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升血糖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加强肝糖原储存;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升高。肾上腺素——加强糖原分解,升血糖。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促脂肪氧化分解,促蛋白质分解并抑制其合成,使氨基酸进入肝细胞,经糖异生变为肝糖原。胰岛素——促进全身组织对糖的摄取利用;加速肝糖原、肌糖原的转化并储存,促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抑制糖原分解,降血糖。二、细胞基本功能1.电压门控通道:由膜两侧电位差变化一起闸门开关的离子通道,如神经纤维上的Na、K离子通道。2.跨膜信号传导:各种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3.去极化:使电极极化降低的现象。4.内向电流: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细胞内流动,负离子由细胞膜内向细胞外流动,增加细胞内正电荷,促使膜电位去极化。5.电化学驱动力:一般自然界会向电化学低的方向发展,两者间的电化差,称、、、。6.K离子平衡电位:K由膜内向膜外易化扩散产生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与K跨膜浓度势能相等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7.阈电位:能触发动作单位的膜电位临界值。8.量子释放: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ACh,被称为一个量子。突触前膜释放ACh是以突触小泡为单位的释放,也称为量子释放。9.举例说明何为原发性主动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答: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主动转运。如:当细胞内Na离子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离子浓度降低时,Na泵被激活,α亚单位上结合的ATP分解为ADP,ATP分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将3个Na转运到细胞外,2K离子转到细胞内。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由ATP分解供给,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浓度差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差或电化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上皮细胞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心肌细胞的Na——Ca交换。10.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变化,为什么?答: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动作电位幅度变小。钠泵工作时将3个Na转到细胞外,2个K转到细胞内,细胞内产生一个负电荷,抑制钠泵时细胞内产生一个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