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一、单项选择题1.有三种溶液分别是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2)和葡萄糖(C6H12O6),它们的浓度均为0.lmol/L,按渗透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A、CaC12>NaCl>C6H12O6B、C6H12O6>CaC12>NaClC、NaCl>C6H12O6>CaC12D、C6H12O6>NaCl>CaC12E、CaC12>C6H12O6>NaCl2.分散相粒子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A、粗分散系B、胶体分散系C、分子、离子分散系D、氯化钠溶液E、泥水3.下列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则渗透压最大的是A、C12H22O11B、C6H12O6C、KClD、NaClE、NH4Cl4.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散系只能是液态体系B、分散相微粒都是单个分子或离子C、分散系为均一稳定的体系D、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E、分散系为透明的体系5.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液体后A、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B、能增大液体表面张力C、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D、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E、以上都不是6.用半透膜分离胶体粒子与电解质溶液的方法称为A、电泳B、渗析C、过滤D、冷却结晶E、丁达尔现象7.混合等体积的0.08mol/LKI溶液和0.1mol/LAgNO3溶液所得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对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CaC12B、NaClC、Na2SO4D、K3[Fe(CN)6]E、AlC138.下列分散系有丁达尔现象,加少量电解质可聚沉的是A、AgC1溶胶B、NaCl溶液C、蛋白质溶液D、蔗糖溶液E、淀粉溶液9.稀溶液的依数性的本质是A、溶液的凝固点降低B、溶液的沸点升高C、溶液的蒸气压下降D、溶液的渗透压E、溶液的蒸气压升高10.静脉滴注0.9g/LNaCl溶液,结果会A、正常B、基本正常C、胞浆分离D、溶血E、皱缩11.0.154mol•L-1NaCl溶液的渗透浓度为(以mmol•L-I表示)A、0.308B、308C、154D、0.154E、以上都不对12.人体血液平均每100ml中含K+19mg,则血液中K+的渗透浓度为(以mmol•L-1表示)A、0.0049B、4.9C、49D、490E、0.4913.下列4种质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小的是A、蔗糖溶液B、葡萄糖溶液C、KCl溶液D、NaCl溶液E、CaCl2溶液14.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则必须有A、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B、两溶液体积相同C、两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D、两溶液渗透浓度相同E、两溶液的质量相同15.在37℃时,NaCl溶液与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以下关系A、c(NaCl)=c(葡萄糖)B、c(NaCl)=2c(葡萄糖)C、c(葡萄糖)=2c(NaCl)D、c(NaCl)=3c(葡萄糖)E、c(葡萄糖)=3c(NaCl)16.已知CaCl2溶液与蔗糖溶液的渗透浓度均为300mmol•L-1,则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为A、c(葡萄糖)=3c(CaCl2)B、c(CaCl2)=2c(葡萄糖)C、c(葡萄糖)=c(CaCl2)D、c(葡萄糖)=2c(CaCl2)E、c(CaCl2)=3c(葡萄糖)17.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B、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非均相体系C、高分子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D、葡萄糖溶液属于分子、离子分散系E、分散相颗粒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为胶体分散系18.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有A、压力、温度B、压力、密度C、浓度、压力D、浓度、温度E、浓度、压力19.在As2S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A、LiClB、NaClC、CaCl2D、AlCl3E、Na2SO420.将As2S3胶体中混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透析B、冷却结晶C、过滤D、凝聚E、电泳21.电解质破坏胶体的主要原因是A、使布朗运动减慢B、破坏水化膜C、中和胶粒电荷D、发生沉淀反应E、B+C22.表面张力与下述哪些因素无关A、物质本身性质B、物质总的体积C、温度D、与物质接界的其它物质E、物质的总表面积23、温度为T时,CaCl2溶液的渗透压为π,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π/RTB、π/2RTC、π/3RTD、π/4RTE、3π/RT24.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作用的性质是A、渗透压B、沸点升高C、蒸汽压降低D、凝固点降低E、表面张力增大25.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现象称为A、扩散B、渗透C、混合D、层析E、互溶26.下列几种分散系中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AgNO3溶液B、AgI溶胶C、NaCl溶液C、泥浆水E、葡萄糖溶液27.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粒子的直径范围是A、大于100nmB、小于100nmC、1~100nmD、大于1nmE、小于1nm28.淀粉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布朗运动B、扩散C、胶粒带电D、电泳现象E、溶剂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