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史模拟练(四)单项选择题1.(2013·洛阳市模拟题)《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A.中央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中央官制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B、C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D项显然不符合秦朝的史实。2.(2013·宜昌市模拟题)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种制度,造成了民众的贫穷、愚昧,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得以长久的条件。据所学知识,科举制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不符合造成民众愚昧的特点,排除A项;分封制使得西周走向瓦解,不符合“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举措,谈不上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排除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但加强了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故C项符合题意。3.(2013·苏北四市模拟题)《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三服官”是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由此可知材料是对汉代官营手工业的描述。再从信息“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官营手工业的人数多、规模大,C项正确。4.(2013·金考卷系列模拟题)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师陶弘景认为:“万物森罗,不离两仪(阴阳)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这表明他()A.推崇阴阳五行说B.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C.只研习传播道教D.使道教超越了佛教与儒学答案B解析阴阳五行说与儒、释、道三教是不同领域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他认为天地间各种各样的规则没有不包括在儒、释、道三教中的,由此可知他主张三教合流,故选B项。CD项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5.(2013·临沂市模拟题)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唐朝初年的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D项。6.(2013·金考卷系列试题)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材料说明()A.科举取士开始于南北朝B.当时婚姻和官位是衡量人品的唯一标尺C.当时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D.当时为官清廉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答案C解析由信息“承南北朝之旧俗”“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继承了南北朝士大夫的遗风,结婚必须娶名门望族之女,做官必须经高官引荐,否则就会被别人看不起。科举取士开始于隋唐,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清望高官,不是指为官清廉,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项。7.(2013·汕尾模拟题)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两句名言反映了理学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