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彦夫体会18年前,我就通过《极限人生》这本书,认识和了解了朱彦夫同志的感人事迹,很受鼓舞,备受感动。今天再认真聆听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心灵受到强烈的触动和震撼。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创造出如此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他是基层党员的一面旗帜,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以朱彦夫为镜,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深深地感觉到,与朱彦夫同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一名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样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素养,反观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思路,进行改进,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首先,进一步加强学习,坚定信仰。“革命理想高于天”。正如朱彦夫所言,“我心里要不是装着个党,不装着个共产主义,我老朱早就死了。”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的精神源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有什么样的行动表现。我要向朱彦夫那样,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朱彦夫学习,首先就要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就要像他一样为信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其次,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朱彦夫对群众的感情是真诚的,是实实在在的。群众有苦,他自己难甜;群众受穷,他心里难安;群众有难,他慷慨相助。正是由于心里装着群众,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他才能把父老乡亲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带领群众同甘共苦、不懈奋斗,硬是把一个“连地瓜干都吃不饱”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是的,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去,一起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由此我深深的认识到:在教研工作中,深入基层学校,真正走进老师和学生,倾听师生的呼声,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所困。认真研究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第1页共26页中的问题,切实帮助学校、老师和学生解决关心的问题,只有真正的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老师和学生的进步和冷暖,才能真正的赢得学校和老师的认可,才能凝聚人心,凝神聚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再次,进一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朱彦夫同志是基层党员的一面旗帜,是伟大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作为横跨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从革命战士到一级伤残军人,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到退休老人,朱彦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角色不同,具体的先进事迹不同,但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却是贯穿他整个生命历程,激励他不断挑战人生极限最可依赖的力量源泉。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前行,实干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思自己的工作,有时浮躁,有时漂浮,有时急功近利,这些言行,对照朱彦夫自己感到汗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朱彦夫那样勇敢担当,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对摆查出来的问题,认真剖析,对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创新思维,寻求措施,转变作风,凝神聚力,真抓实干,真正把教育教研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第二篇: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学习朱彦夫心得体会一:学习朱彦夫精神心得体会鲁迅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么朱彦夫就是这所大学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人。他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他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他拖着重残之躯,带领父老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把一个穷村改造得焕然一新。他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抗争的坚韧,以悲壮的形式,超越了人生极限,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群众至上的凯歌。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忠诚于党,是要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第2页共26页情况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