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 VIP免费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 _第1页
1/13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 _第2页
2/13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孟晖;刘晶晶;潘春燕【摘要】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并对开发中的不理性、城乡统筹的误区等新问题进行了剖析.%ByreviewingthegeneralevolutionhistoryofnewtowninChinaandcombiningthetypicalexampleofthetransformationfromanindustrialcitytoacomprehensivenewtowninJiangning,thispapermainlyreviewedtheorganizationofinteriorfunctions,theexteriorrelationshipwiththeregion,andthemacroscopicprocessoftheurbanizationofnewtowninrecentyears.ThreemaincharacteristicsofChinesenewtownwereproposedhere:(1)theinteriorfunctionsbecamecomprehensive;(2)theexteriorlinkagesbecamemoreregional;(3)therelationshipwithruralareabecamemorecomplicated.Itwasalsoanalyzedthattheemergingproblemslikeirrationalexploitationsandmistakesinurban-ruralintegration.【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4)011【总页数】6页(P181-186)【关键词】新城;历史演变;特征;问题;江宁【作者】孟晖;刘晶晶;潘春燕【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发改局,江苏南京210011;江苏省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江苏省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1新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英国,并作为解决伦敦都市区扩张的对策进行了建设实践,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新城理论,并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新城建设热潮期的我国所广泛研究和学习。我国的新城建设虽然是学习西方理论而来,但在不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也表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虽然每个阶段城市发展战略与模式不断调整,但从中都可以看到“新城模型”的影子,包括早期的工业卫星城,后来出现的开发区、大学城、新市区等,都无一例外地蕴含着新城发展思想[1]。经过21世纪近10年的发展,我国新城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仅作为初期大城市向外疏散压力的载体,而更多地成为了城市增长的跳板,并逐渐成为区域网络结构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本文旨在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城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阶段的新发展,结合江宁区发展的实例寻求化解矛盾与应对挑战的策略,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1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1.11950~1990年代初对卫星城理论的借鉴我国的新城建设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根据从前苏联引进的卫星城理论和实践经验,建设了一批以产业空间为依托、统一投资配建、位于大城市郊区、相对独立的工业城镇[2]。主要体现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周边。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这些工业卫星城发展比较缓慢,其发展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张捷提出卫星城主要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产物,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但由于设施配套水平低,与主城差距较大,对居民的吸引力仍然较低[3];周文斌认为北京周围的各卫星城存在分工模糊、与主城的交通网络不发达、可持续发展问题未得到关注等问题[4];还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的卫星城由于多围绕大型工业项目而开发,因此城市的功能、用地、社会结构、设施配套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都显得单调呆板,只能依附于中心城市而存在,并未有效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5]。早期卫星城的实践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即解决大城市过度集聚产生的问题,反而因自身发展不完善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但其建设发展虽算不上成功,仍然表达了中国城市向外跨越式发展的最初愿景,也在空间上形成了新城拓展的雏形。1.21980~1990年代末以产业空间为主的开发区建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方向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建设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实施财政优惠,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