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说课稿万荣县王通中学苏秋娟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内容:《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细细品味文中语言,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3、情感与价值: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手法。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学习起来有一些困难,因此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精心选择运用诵读、勾画、品析、想象等方法,以读促解,以读学写。三、说教学程序(一)导入先给学生播放黄果树瀑布的歌曲与图片,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二)自学检测:在自学检测这一环节中,先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再让学生对作者与黄果树瀑布作以介绍,再次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初步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三)交流展示: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将优美的文字在脑子中形成美丽的画卷,在耳中形成动听的音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四)提升训练:播放《黄果树瀑布礼赞》视频。看美景,抒真情,畅谈对黄果树瀑布的深情与向往。(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四、说教学效果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有声音的变化,瀑布形态的壮观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积累,如果就这样讲一讲,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课文,所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借用了多媒体,使图文音像相结合,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在读赏说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课文,又使学生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