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的四项基本技能来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心得体会当教师的,必须要有技术。每一位汉语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业务上都应练好四项基本功。一、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教师必须有耐心训练自己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汉语教学的基础。研读教材一定要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要立足于自己的勤苦钻研。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细细地咀嚼,都要深深地钻研,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求教学中的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会使文章的文字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都显现于自己的面前。这些“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教师读好了教材,读透了教材,读出了教材的味道,就给学生带来了教学的福音。二、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常常有人说,“教什么”远远比“怎样教”重要。这其实是一种偏执的说法。不研究“怎样教”,不是与时俱进的做法;汉语教学,必须摒弃原始,崇尚现代。“教什么”与“怎样教”同等重要。教学手法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怎样教”教学水平的研究。教学手法,就是让课堂教学在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能够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技巧或方法。“教学手法”四个字能衡量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凡教学手法贫乏的教师,都无法艺术地、生动地、有效地驾驭课堂。可以说,没有或者少有教学手法的运用,就没有科学的艺术的课堂教学。为了适应在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汉语教学,教师要着力研究一些常用的基本手法。如朗读手法、学法手法、讨论手法、赏析手法、讲析手法等。运用这些教学手法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有利于、有益于学生在大量的汉语实践中学习运用汉语的规律。离开了这一点,就无所谓创新设计。运用这些手法的艺术性要求,就是要有诗意,要高雅、美好、益情益智。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艺术中,“诗意手法”是前沿。要研究阅读教学设计的艺术,需要着力研究“诗意手法”。如诗意地勾勒教学思路,诗意地提炼教学内容,诗意地安排教学活动,诗意地进行对话交流,诗意地进行课堂讲析,等等。如果有更多的学生在更多的细节里生活在富有诗意的学习活动中——求知,求智,求趣,求美——那该是多么的美好。手法高妙的汉语教师,教学氛围、教学效果一定高人一筹。三、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一般而言,中学的作文教学面临着两个大的问题。一是教材上基本没有指导文字,二是教学手法单调。可以说,大面积上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指导”。我所说的“指导”,是写作技能与构思方法的指导。作文教学,弱在教师这一边,弱在教师备课不精致、提炼不到位、指导不得力。所以说,汉语教师应该也必须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作文教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功夫练起。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能够精选范文,提炼规律,指导到位。范文的重要作用在于显现形式、表现模式、突现规律。文章的形态是通过“模式”表现出来的。熟悉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模式,知晓了文章的一些表达规律,习作者就可以进行模仿,进行化用,进行改进,进行创造。所以,要想训练学生尽快地学会写文章,应该做到模式先行、规律指导先行、构思训练先行。日常教学中,我们之所以注意对经典范文的学习,就是因为它们主要在语言与模式两个方面闪耀着光彩。如果我们练就了这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可以说,我们已经比较有功夫了。四、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考试,是体现国家与政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一种特殊方式。中考与高考,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当教师的必须而且应该具有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本领,这一定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磨炼”我们的要点有三个:1.如何精于考点提炼,2.如何善于训练指导,3.如何巧于计划安排。这三个要点,每一个都可以让我们升华认识、优化做法。深入进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