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董一菲答记者问VIP免费

董一菲答记者问_第1页
1/11
董一菲答记者问_第2页
2/11
董一菲答记者问_第3页
3/11
董一菲答记者问记者:您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什么样的语文才是“诗意语文”呢?董一菲:“诗意语文”其实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甚清晰也不必清晰的存在,就像是“诗”本身,“诗”用暗示和象征传达情感、情绪,营造一种意境和境界,呈现一种美。“诗意语文”也是语文的一种状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作用于人的心灵情感和灵魂的。教师学生文本互动共鸣,心心相印,完成由感受而感悟而感动而生发,完成情感的丰富,心灵的润泽,灵魂的超越。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般的某种不可言状,如诗如禅般的不可说破。“诗意语文”由“诗意”和“语文”构成,既然是“诗意”就离不开审美、情感、简约、灵动、意境,如诗如画如乐。既然中心词是“语文”,就不可背弃语文的实用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诗意语文“是一种姿态。超越功利,不汲汲以求事功的印证,关注的是一个优雅而诗意的人的成长,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意在学生整个人生精神底色的铺就。“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更是我们看语文的角度,教师引领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领悟汉语,传承文化,去欣赏春花秋月,感受人性人情人生之美。诗意语文不仅让孩子们有着扎实的语文功底,有较高水平的语文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还要引导他们看到一个更远更大的语文世界,进而引导孩子们看到一个更远更大的人生,给学生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给学生庄严的人间关怀。“诗意语文”是一种品位,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呈现一种审美抒情的境界,追求一种悠然而有余韵的优美和精神,追求诗意、诗境、诗韵。“诗意语文”的构成是:营造诗意的氛围,诗意唯美的教学语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诗意的融汇,教师对文本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解读。记者:2014年,教育部明确将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中华传统文化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您觉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看重哪些方面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灿烂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盛世修史”。珍爱传承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更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化自觉。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可谓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兴趣入手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总有相当数量的篇目,适合我们自己。如果没能爱上语文,没能爱上国语,没能爱上中国文化就无法找寻其中的门径,就谈不上以后的登堂入室。第二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阅读和写作都要有量的累积,开列一个适合自己的书单,读“开去”。每天都要读书,定时定点读书,读书涉猎的面要广,从文史哲甚至宗教,甚至自然科学类的书籍,每天规定自己要有半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有的书要速读,跳读,观其大略的读。现在的中学生,有凡文章必精读的倾向。而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又十分有限,因此造成了知识面狭窄,视野狭隘,思路淤阻。速读,做“量”的累积,这是我特别想对孩子们说的。从特别想看的书入手,可以是网络小说,言情小说,可以是武侠小说,一周读一本书,用温儒敏先生的话来说就说“连滚带爬”去阅读。从兴趣始,这样读下去,很快就会触摸到经典。读书先要打底色,这就是所谓的“量”,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垫底,才会有将来的“读”的深度和高度。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的阅读也无须追求所谓的“高大上”,阅读品味的养成完成可以放在大学、研究生,乃至人生的中年阶段。阅读也无须追求功利性,不要以为读了十本、二十本的书,就可以写锦绣文章就可以气质如兰,就可以字字珠玑。很多时候装在肚子里的书是需要时间的发酵的,是需要人生的磨砺的,是需要情智的酝酿的,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更是一个化学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拥有才华的过程。总之,中学生的阅读史,是关乎美关乎性情关乎智慧关乎生命的,这也正是语文的本质所决定的。让孩子们捧书阅读吧,这才是语文的真谛和使命,不趋利,不盲从,让书香回归我们这个民族,必须从一个公民的中学时代做起,阅读不应该有藩篱疆界甚至禁忌,开卷有益!泛读要占去阅读的九成以上,这是我对中学生阅读一向坚持的原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董一菲答记者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