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的指标测量一、参考资料GB/T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T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5874—1995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用规范《通信技术标准汇编(移动通信卷)》二、测量条件1、国标要求的条件国标对指标测量条件作了详细的规定,大致有以下方面。被测设备安装完整性基本电源的标准条件标准大气条件测量场所、被测设备和测量工具的电磁屏蔽条件测量仪器的精度辅助测量设备的工作状况2、现有测量条件:被测设备可能由于实时调试需要而未按规定安装完整,容易引入外界无线电干扰。应用由市电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交流市电源未经滤波稳压等净化处理,可能引进各种频段的干扰。由于缺乏电磁屏蔽室,整个测量过程只能暴露在存在各种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稍偏低于实际值。测量仪器主要有综测8920A、频谱仪8560E和失真度测量仪,对某些指标只能作近似测量或者对比测量。辅助测量设备主要是连接线、衰减器、耦合器,尽量其工作状态良好。三、主要指标1、射频输出阻抗2、信道间隔3、工作频段4、频率误差5、输出载波功率6、输入功率与总效率7、音频失真8、频率稳定度9、调制灵敏度10、调制限制11、调制特性(音频相应)12、剩余调频13、邻道功率(邻道发射)14、杂散射频分量(杂波发射、杂散抑制)15、剩余调幅16、高调制频率时的发射频偏17、杂散噪声18、平均辐射载波功率19、发射机之间的互调20、共址多信道发射隔离21、相对音频互调产物电平22、发射机启动时间23、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发射机图(1)设备连接一般方法四、部分主要指标的测量方法根据以往的设备送检报告、南京厂验,针对性地对发射机(由发射模块和功放模块连接构成的大功率发射机)的主要指标中的射频输出阻抗、信道间隔、工作频段、频率误差、输出载波功率、输入功率与总效率、音频失真、频率稳定度、调制灵敏度、调制限制、调制特性、剩余调频、邻道功率、杂散射频分量这14个指标进行了详细测量,其余9个主要指标的测量将在日后陆续跟进。以下是14个已测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大部分用综测测量,测量时切记一个常识,就是往综测输入射频信号之前,先按综测的TX键,表示被测设备是发射机。测量任何指标的设备连接方法,如无特别指明,均按照图(1)所示来连接。音频1、射频输出阻抗发射机射频输出阻抗理论值是50欧姆,实际并未正规测量过,因为功放正常工作时候的输出功率远远大于网络分析仪所能承受的功率值,必须在网络分析仪加装特殊选件才能测量。因此,只能用近似的方法粗略计算输出阻抗。就功放而言,输出50W时,测量其检测到的反向功率和前向功率的电压值,两者相除得到反射系数T,再计算ZO*((1+T)/(1T))得出输出阻抗的大概值,Z0为射频特征阻抗50欧姆。测量中,测得功放内的肖特基二极管输出反射波检波电压为,入射波电压为,则功放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为T==,电压驻波比为VSWR=(1+T)/(1T)=。则射频输出端口阻抗为50*VSWR=欧姆。可近似为50欧姆。对于发射模块,其输出功率为12dBm,在网络分析仪所能承受的21dBm输入功率的范围内。因此,可用用网络分析仪单独测试发射模块输出级放大电路的射频特性得到其输出阻抗值。2、信道间隔信道间隔理论值时25kHz。发射机的工作频点每加减1时,其发射的实际频率的变化值就是信道间隔。因为软件给发射模块送频合时已经严格按照频点数据来配置发射机内部的锁相环芯片,使其输出载波步进值为25kHz,所以只要发射机能正常工作,这个指标总是合格的。3、工作频段工作频段指发射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启动发射机射频信号,通过改变频点是发射机输出的频率降低或者升高,直到失锁为止,记录最低值F1和最高值F2,则发射机的工作频段为F1〜F2。可以通过调节发射模块的调谐电压来改变工作频段,但不能改变带宽F2-F1,发射机带宽约为6M。4、频率误差频率误差值未调制载波频率与设置的理论频率之差,用Hz表示。启动发射机射频信号,用综测或频率计直接测量载波频率F1,记录发射机实际设置的频率F0,则F1-F0的绝对值就是频率误差。测量过程中不送音频到发射机。5、输出载波功率输出载波功率指未加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