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成长的秘密》有感参加工作到现在,结婚生子带孩子,转眼间五六年过去了,转眼间教育的热情也所剩无几了。正当我纠结苦闷的时候,遇到了管建刚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管建刚,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教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XX省语文特级教师,当时就想,用十年时间就成为语文特级了。怎么做到的,我的看看。看完之后,挺心潮澎湃的。这本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2.18%的教育基础,第二部,120%的教育渴望,第三部,75%的教育奋斗,第四部,63%的教育韧劲,第五部,10%的教育写作。在第一部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能戳中人的要害,很多时候,我们讨厌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做了那么多年,居然没变化。很多老师不是讨厌教育,而是讨厌做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居然老样子。不喜欢的工作,并不是工作有多可恶,而是做不出名堂,混在里头窝囊。为开脱那份自责,只好说,我不喜欢它。真正不喜欢的,是那不能出人头地的状态。接着我们会想,不是我不想干,是底子不行,基础太差,我一大专生怎么跟人本科研究生比呀,管老师说,不要把基础看的那么重,基础分大概也就是2.18分。这不是他胡乱说的,是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的公式。1乘4个40%再乘85约等于2.18分。(想知道这2.18是怎么回事,可到书中寻找答案。)基础没有我们想的重要。拖住我们前行的步伐的,不是基础,是我们的心。那么什么才重要,是120%渴望,想成功的渴望。这个120%没有公式,是你不要100%的想成功,而是120%的想。一小伙子问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他骗到河中,趁其不备将其摁入水中,一分钟后松开手,小伙子憋得够呛,苏格拉底笑道:你刚才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当然是吸气啦。小伙子怒气冲冲的说。对,对极了。苏格拉底说,你对成功的渴望,像刚才从水里抬头,想要呼吸那样强烈,成功就在你身边了。管老师说老师的成长,核心不是缺资金,缺专家,缺舞台,缺基础。资金,不过多读几本书,买不起,也借的起。有了好书,第1页共2页专家到场也罢,缺位也好,不重要。舞台总有空的时候。去听课,去培训,听了激动,想着心动,回来动了两下又不动了,为啥。那动力来自外界,不是内心。停止脚步前,必先停止了内心的渴望。当你拥有了强烈的渴望后,下面要做的就是奋斗了,提到奋斗,心里又有点怵了,现在不是上学时,不是一个人,除了工作,还有家庭和孩子,身体也不允许像高中时那样拼了,可管老师却说让我们不要太努力,他说:热望过于强烈,会灼伤自己。精神上,心理上的灼伤,身体上,健康上的灼伤。调整成长的节奏,处理好努力工作与保重身体的关系,两者一点也不矛盾;身体好了,效率自然高。管老师因为大病过,所以特别珍惜身体。晚上九点洗漱,静坐,休息,从不熬夜。他说他要做的都在学校里做完了。他只是抓住了上班时的效率。奋斗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面临许多的选择和诱惑,可能会受到排斥,感到孤独,我们又如何挺过来,这就需要教育韧劲。管老师说一个有坚持力的人,基础再差,起点再低,只要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见的地方。书的最后一部分是10%的教育写作,这个10%来源于乔恩戈登写过的《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的书,那么一个老师从平凡到卓越,他的10%是什么。管老师说是记录。一天工作以8小时计算,480分钟,你要能匀出10%的时间,或者多付出10%的时间,即48分钟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上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所以,从现在起,努力像管老师一样,一学期先做好读5本书,上好五节精心准备的课,写5篇教育文章;每天做好记录,有一句就记一句,有一段就写一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许某天抬头的一瞬间,发现自己也小有成就了。加油,给我。加油,给大家。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