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食药监局关于突出问题整改汇报材料去年7月我局组建后,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的全过程实行统一监管。一年多以来,我局积极依法履责,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监管职能的平稳交接和顺利过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坚持将行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抓作风建队伍促监管好的作风是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的关键,新队伍组建务必从严管理,我们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抓考核。严格执行考核制,将绩效工资发放与岗位责任、考勤纪律等挂钩,组建后上班第一天起就开始指纹打考勤。二是抓制度。对56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加强内部管理。三是抓培训。人员到岗后用一个星期进行全员脱产学习,随后3个月逐所开展现场培训,有效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抓问责。对工作推进不力、违反工作纪律等情况主动问责,先后调整2名所长为主任科员、3名副所长为副主任科员,3名所长在大会上作检查,扣发14人一个月绩效工资,引起强烈反响,有效促进了全局精神面貌和办事效率改观,庸散懒现象大幅减少。五是抓廉政。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局的一面旗帜,我们坚持常抓不懈,一年来全局累计拒收红包35个,上交礼品28件,礼金1.8万元,未发生一起违规吃请、收钱收礼、乱办乱罚等违纪行为。二、以重点任务为中心,促进各项监管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对180户小作坊全部建立监管档案,开展小作坊整治,取缔15户、督促转向4户,帮扶基础较好的15户提档升级。在全市率先推行小作坊集中生产区建设,14家豆制品作坊入驻。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对1万余家食品经营户进行网格化巡查,排查“三无”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推进47个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行豆制品、卤制品、酱腌菜、米面制品四类食品经营规范化管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场15个。三是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在近7000家餐饮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情况登记造册,对临近效期的及时督办。加强环境和后厨卫生监督检查,先后取缔、劝退无证小餐饮89家,建成小餐饮便民服务区8处。第1页共3页四是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对15家生产企业(含制剂室)和60家高风险品种经营企业及其产品进行重点监控,保证了一年4次以上的监管频次。在406家零售药店推进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规范经营行为和购销渠道。对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质量和渠道进行重点监管。对全区1200余家涉药涉械单位进行了诚信等级评定。五是强化涉农工作。新建蔬菜便民店20家,严格“放心肉”管理,在两大肉品批发市场派驻监督员24小时监管,对全区471个肉品销售点实行专人监管。三、实施监督抽检,提高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今年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重点,开展评价性食品安全飞行抽检800批次,合格率为91%。快速检测2400批次,合格率为95%;蔬菜农药残留检测6600余批次,合格率为99%;畜产品瘦肉精检测2800余批次,合格率为100%;药品医疗器械抽检91批次,合格率为97%,较好的防控了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今年针对监管薄弱环节先后在食品领域开展了食品添加剂、校园周边、夏季食品。儿童食品、肉及肉制品、工地食堂等6项整治行动;在药品领域开展了婴幼儿用药、中药饮片、人工终止妊娠药品、冷藏药品、个体诊所用药、医疗机构制剂室、植入性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等9项整治行动;在保健食品化妆品领域开展了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妆品标签标识等2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开展食品方面联合执法7次,药品方面联合执法4次,查办违法违规案件87起,1起移交公安机关。五、成效和亮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局整体工作呈现7大成效。一是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小餐饮环境更加干净,连续三年全市第一。二是小作坊比较规范。通过提档升级做到了加工区域干净整洁,生产规范卫生。三是市场食品较放心。卤制品门点实现封闭化经营,配齐空调、冰柜和“三防”设施;豆制品门点全部购置了冷藏设备;现场制售门点均有独立的经营场所。四是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有所加强。购销渠道持续规范,第2页共3页店堂店貌明显改观,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基本杜绝。五是农产品合格率稳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