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一在庆祝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尊敬的杨光洪副书记、王佐书副省长、李希明副主任、王谦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75周年。值此扬今追远之时,满怀激情之刻,我谨代表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及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及国际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我校的建设与发展给予指导的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给予大力支持与真诚帮助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友好单位、友好院校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在哈医大75年的征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前辈、历届学校领导、海内外校友及全校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哈尔滨医科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一脉源于中国防疫泰斗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9月8日在哈尔滨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即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一脉源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卫校经过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后迅速发展壮大,建成了中国医科大学,并根据革命的需要,迁至东北成为兴山中国医科大学。1949年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的一、二分校与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合并,4月16日在哈尔滨举行隆重开学典礼,正式恢复“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名。合校伊始,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校长和副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秉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经过75年的创建与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历届学校领第1页共5页导的努力,各位专家的创新,汇集了无数哈医大人的智慧;已发展成为具有12个学院、一所分校和中国地方病防治中心等单位的现代化医科大学。为我国乃至世界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了近3万名医药卫生人才。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确立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七年制教育,办好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突出成就,已发展成为具有规模和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医科大学,并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江泽民同志为我校七十周年校庆的题词“发挥红军优良传统,攀登医学科学高峰”,成为新时期激励全校教职员工勇攀医学科学高峰的强大动力。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校设5个博士后站点,35个学科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6个学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科现设基础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等9个专业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涵盖了夜大学、脱产和函授等教学方式。分校根据规模特色和市场需求,确定了不同的办学层次。学校按照医学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体制改革,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声誉,以质量求精品。先后同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联合培养七年制学生。“211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并通过了验收。作为“211工程”建设重点投入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标志性成果。其中:——国家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继续保持全国牵头学科位置,1998年在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工程中,被教育部批准为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医学遗传学科在胃癌相关基因、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人类癌症的基因治疗、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方面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一部分,负责地方病防治研究工作,成为哈医大特色之一。第2页共5页——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进行的大骨节病因学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大骨节病是T—2毒素所致。——在我省的北药开发中,我校研制的“713”药物被列入国家二类新药。此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百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我校国家新药研究基地先后开发研制出多种新药,每年平均完成30余项国家和我省药厂委托新药研究项目,如:亚砷酸注射液、双黄莲气雾剂、降脂安心胶囊、钙中钙、斯达莫克、阿莫西林、泻痢停等新药,为北药开发、振兴龙江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在我校建校75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