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2.0D22.0B32.0B42.0A52.0C62.0C72.0C82.0A92.0B102.0C112.0C122.0A132.0C142.0A152.0C162.0C172.0D182.0D192.0C202.0D212.0D222.0D232.0C242.0C252.0D262.0D272.0A282.0D292.0D302.0D314.0ABC324.0BCD334.0ACD344.0AC354.0ABD364.0CD374.0ABC384.0ABCD394.0ACD404.0ACD总分:100.00题目内容1.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绿色植物、自养菌B)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B)UV-BC)UV-CD)UV-D12.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13.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14.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NOXB)SO2和CO2C)NO2和CO2D)SO2和CO15.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甲醛和铅B)甲醇和氡C)甲醛和氡D)甲酸和氡16.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7.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A)碘缺乏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高山病18.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9.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A)肝脏B)鱼卵C)肉类D)全奶20.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A)肝脏B)牛奶C)大豆D)大米21.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22.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D)氨基酸23.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24.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肝肾损害型D)溶血型25.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6.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精神紧张27.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28.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多为突然发作B)常在脐周C)腹部平坦柔软D)有固定压痛点29.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神经衰弱综合征B)白细胞降低C)血小板减少D)有固定压痛点30.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该家庭类型属于()A)核心家庭B)传统家庭C)主干家庭D)联合家庭31.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正确的有()A)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B)主要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