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2月第11卷第2期ChinJBloodPurif,February,2012,Vol.11,No.2·综述·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王丽妍张东亮刁宗礼刘文虎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课题(D09050704310903)作者单位: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通信作者:刘文虎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Email:liuwh2002@yahoo.cn;【摘要】残余肾功能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残余肾功能的认识和保护已经引起了肾脏病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评价、残余肾功能对透析患者的意义、影响残余肾功能的因素,以及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残余肾功能;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2.02.011残余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是指肾脏组织受损后健存肾单位的残留功能,包括清除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多种内分泌功能。RRF的存在有利于机体排泄和降解某些中、小分子物质,并通过有效的控制血容量来减少透析剂量,此外还能产生一定量的红细胞生成素及活性维生素D,促进造血和维持钙、磷平衡,改善患者的贫血与营养状态,避免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的提早出现。但是随着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RRF逐渐丧失。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透析患者的RRF,加强对它的保护,是目前肾脏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1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反应肾功能的指标,肾功能受损时,残余GFR即代表RRF。对于透析患者RRF的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有的学者认为在GFR较低的情况下肾小管分泌的肌酐量增加,此时尿素氮清除率比肌酐清除率能更准确的估计患者的RRF。另有学者认为,透析间期最后24h内肾小管分泌的肌酐量最少,该段时间的肌酐清除率能较好的反映患者残余肾组织的GFR。欧洲BEST实践指南推荐采用经体表面积校正的尿素氮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均值作为评价透析患者RRF的指标。但上述指标的测定过程均较复杂且患者的依从性差,所以一些研究仍将透析间期24h的尿量作为RRF的评价标准。最新的研究显示,对于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的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是评价RRF的一项理想指标[1]。2残余肾功能对透析患者的意义2.1残余肾功能与生存率1995年,Maiorca等对68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和34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首次提出了保护RRF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益。2000年,针对1446例PD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残存GFR每增加10L/(周�1.73m2),患者的生存率提高40%,而透析剂量与临床预后无关。2004年,1项前瞻性、多中心,包含740例HD患者的研究显示,残余肾Kt/V每增加1,患者的死亡危险度下降65%,总Kt/V对存活率的影响依赖于患者RRF的存在,对于RRF尚存的患者增加透析剂量并不改善其预后。最近1项针对650名高通量HD患者的研究发现,在肾脏尿素清除率大于等于1ml/min的情况下,即使降低透析剂量患者仍能保持较好的生存率[2]。另1项包含1800名PD和HD患者的研究显示,RRF的完全丧失是导致透析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3]。2.2残余肾功能与钙磷代谢透析患者常见的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磷、高钙、高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症,其不仅是心血管并发症的诱因之一,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残余肾组织中的1α-羟化酶可以将25(OH)VitD3转化为1,·96·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2月第11卷第2期ChinJBloodPurif,February,2012,Vol.11,No.225(OH)2VitD3,后者是活性维生素D。研究证实,活性维生素D可以调节钙磷代谢,降低血清PTH水平,改善心血管病变,降低HD患者的死亡率[4]。RRF对磷的排泄在透析患者的钙磷平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对252例PD患者的研究发现,高血磷在无尿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4%,在有尿患者中仅为29%,提高无尿患者的腹膜溶质清除率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