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系统解剖学(第六版)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前言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施行大班理论教学和小班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要求学生通过对系统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英文解剖学词汇,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并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要求,本课程参考学时为126学时,学分为7学分,实习考核占20%,理论考核占80%。理论与实验课学时分配表本科系统解剖学进度表126学时周次起止日期讲课内容学时周次起止日期讲课内容学时1绪论-----躯干骨11经总论、神颈丛胸神经、颅骨臂丛、腰丛、骶丛2上、下肢骨,12I-Ⅵ脑神经骨连结总论躯干骨连结,Ⅶ-Ⅻ脑神经3上肢骨连结下肢骨连结13内脏神经、肌学总论、颈、背、胸、脊髓外形、脊髓内部结构4隔、腹;头肌14脑干外形、延髓内部结构上、下肢肌、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网状结构5内脏总论;口腔—胃、15小脑、间脑、小肠--------消化腺端脑6呼吸;泌尿系统16神经传导路男、女生殖系统、脑、脊被膜;血管,7腹膜、会阴、脉管学总论、心脏;8头颈A上肢、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内外、下肢动脉9静脉、淋巴、10眼耳、注:授课地点为:实验室。每次课课时为4学时,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教学难点】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2.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3.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4.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直视前方。双足并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前。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肋的组成、形态结构;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3.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腕骨、掌骨的位置、组成及形态;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位置及排列。【教学难点】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颅的整体观。【教学内容】一、总论1.骨的分类。按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表面形态。3.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二、中轴骨骼(一)躯干骨1.椎骨: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椎骨由椎弓和椎体组成。椎弓和椎体共同组成锥孔。胸椎特点:1、椎体横断面成心形。2、上下关节突成冠状位。3、横突长而向后下方,成叠瓦状。4、锥孔小而圆。5横突肋凹在横突后面。6、上下肋凹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颈椎特点:1、椎孔较大成三角形。2、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3、椎体较小,横断面成椭圆形。4、上下关节突关节面成水平位。腰椎特点:1、椎体大,横断面成肾形。2、椎孔成卵圆形或三角形。3、上下关节突关节面成矢状位。4、棘突宽而短,成板状,水平伸向后方。5、各棘突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以此做腰椎穿刺术。2.胸骨:分部及重要标志,胸骨角。胸骨分为柄、体、剑突三部分。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平第二肋或第二肋间隙.3.肋:肋的组成、形态结构。(二)颅骨1.脑颅骨:各骨的位置和名称。2.面颅骨:各骨的位置和名称。3.颅的整体观;鼻旁窦。颅的顶面观:分为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顶孔。颅的后面观:枕外隆突,上项线,下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