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2.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到化学实验,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但是,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而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的有关内容并欣赏课本图1-6、图1-7、图1-8.教师小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观察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并探究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方法和步骤现象分析、结论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白色、固态、圆柱体、较软、常温下为固态、硬度小.图1-6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图1-7拉瓦锡纪念馆一角图1-8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状和硬度,并嗅气味.有特殊气味.2.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小.3.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处1~2秒.火焰分为3层,火柴梗外层最先碳化.火焰分为3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4.在外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石蜡燃烧有水生成.5.在外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6.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可以燃烧,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教师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对石蜡有了如下了解: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我们刚才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2.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品:方法和步骤(可用图示)现象分析结论:问题和建议:大家知道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吗?下面,我们根据课本操作建议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探究活动报告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研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小木条、火柴.方法和步骤现象分析1.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装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如图所示:------2.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中,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3.取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所示:盛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浑浊较明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4.取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如图所示: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