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水肿的中医特发性水肿的中医治疗治疗孙同郊特发性水肿简介特发性水肿简介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水盐代谢紊乱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综合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周期性的下肢凹陷性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周期性的下肢凹陷性水肿,或眼睑水肿,或虽无明显凹陷性水肿,水肿,或眼睑水肿,或虽无明显凹陷性水肿,但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给人以庞肿的感觉;但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给人以庞肿的感觉;立位重于卧位,傍晚重于晨起,夜尿量明显多立位重于卧位,傍晚重于晨起,夜尿量明显多于白天,常伴有肢体困倦、心悸、头晕、腰酸、于白天,常伴有肢体困倦、心悸、头晕、腰酸、月经不调等症状,或可有精神抑郁,易激动,月经不调等症状,或可有精神抑郁,易激动,面部潮红、易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面部潮红、易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好发于中年及围绝经期妇女,亦可发生于好发于中年及围绝经期妇女,亦可发生于男性。男性。诊断依据:诊断依据:有明显的体位性水纳潴留,晚上睡前体重有明显的体位性水纳潴留,晚上睡前体重较早上起床时体重增加较早上起床时体重增加1Kg1Kg以上。以上。站立站立44小时即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小时即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浮肿呈周期性演变,多于月经前期加重。浮肿呈周期性演变,多于月经前期加重。夜尿量明显多于白天。夜尿量明显多于白天。立卧位水试验:卧位时排尿量达饮水量立卧位水试验:卧位时排尿量达饮水量7070%%((排空尿液,饮水排空尿液,饮水1000mL1000mL,测,测44小时小时内排尿量内排尿量)),而立位时尿量为卧位尿量的,而立位时尿量为卧位尿量的5050%,或达饮水量的%,或达饮水量的4040%。%。血浆肾素、醛固酮增加,尿钠排量降低。血浆肾素、醛固酮增加,尿钠排量降低。排除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黏液性、排除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黏液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浮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浮肿。本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毛细血管通透本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直立时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改变、蛋性增加、直立时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改变、蛋白质代谢异常以及醛固酮、雌激素分泌过多等白质代谢异常以及醛固酮、雌激素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多以限止钠盐摄入,运用利尿剂、休西医治疗多以限止钠盐摄入,运用利尿剂、休息及心理治疗等,疗效欠佳。息及心理治疗等,疗效欠佳。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平调脏腑阴阳气血,确可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平调脏腑阴阳气血,确可获得满意疗效,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获得满意疗效,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势。中医病机中医病机属于中医水肿病范畴。水液的正常运行,属于中医水肿病范畴。水液的正常运行,依赖气的推动,水肿的发生,主要是机依赖气的推动,水肿的发生,主要是机体气化功能障碍所致。体气化功能障碍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水液代谢的过程与肺、脾、祖国医学认为水液代谢的过程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同时又与心、肝、三肾三脏密切相关,同时又与心、肝、三焦及小肠等脏腑有一定联系。焦及小肠等脏腑有一定联系。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与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液。是指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脾主运化水液。是指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脾对吸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脾对吸收到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能及时地转收到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汗和尿排出体外。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中精气的蒸腾气着极其重要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