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一)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1.引入问题,出现课题:请你判断: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2.接触平移现象: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1)箱子在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教师提问:①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箱子、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②在传送带上,如果箱子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如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③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箱子看成长方体(多媒体演示书上的图3-2),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探求平移的定义内容: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教师引导学生从语句的主谓分析来看待以上几个句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的概念:(主语――状语――谓语)“一个物体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板书: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平移三要素:几何图形——运动方向——运动距离活动二:探究平移的性质1学生结合P65图3-1的内容和P66图3-2的内容自主学习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练习:1.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2.下列B组中的图形能否由A组中的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3.观察下面两幅图案,并回答下列问题:a.这个图有什么特点?b.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c.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2BACO4.如下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可以由线段AA1平移而得到的线段有哪些?5.将上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四格.第五环节:链接知识归纳小结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活动目的:完善知识,明确重点知识,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略)。教学设计反思3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二)教学目标:通过“变化的鱼”探究横向(或纵向)平移一次,其坐标变化的规律,认识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探求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学生自主学习P69想一想做一做注:探索平移的坐标特征,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第三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归纳总结如下:4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活动内容:P70随堂练习第五环节:链接知识归纳小结平移小结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图形平移a个单位;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图形平移a个单位;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本3.2习题第七环节:导入下节课活动内容:思考: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x,y)——(x-1,y+4)教学设计反思5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三)教学目标:在上节课学习一次平移时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一次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坐标的变化特点。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口答练习: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1.(x,y)——(x,y+4);2.(x,y)——(x,y-2);3.(x,y)——(x-1,y);4.(x,y)——(3+x,y).思考:5.(x,y)——(x-1,y+4)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探求“鱼”在坐标系中,既横向又纵向平移时,坐标的变化情况.内容1:P71图3-7相关内容内容2:P72做一做内容3:P72议一议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