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李俊菊楼嘉军张小琴(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其结构的现状分析,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进而又分析了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基本策略。关键词:旅游产品结构非观光旅游产品旅游体验区域特色旅游产品结构主要是指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大致可分为旅游产品要素结构和旅游产品组合结构。旅游产品要素结构是指为满足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需要,旅游产业不同行业、部门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中各种服务要素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表现为同一旅游产品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是指按照一定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条件,把各种单项旅游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定区域内具有不同内容、不同档次和不同时间分配组合的旅游产品结构,表现为同一行业、部门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0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即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产品的内容、档次和时间等的分配组合关系。一、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完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亲访友等一大批传统旅游项目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能够初步满足不同的旅游消费者。图11996~2001年我国主要旅游产品构成比例资料来源:根据5中国旅游年鉴6(1997~2002年)有关数据整理1.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构成图1中反映出我国旅游产品主要由观光度假、商务活动、参加会议、探亲访友、宗教朝拜、健康疗养和文体科技交流等7大类构成,其中位居前4位的是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和探亲访友。对于国内旅游者来说,四者所占比重分别为:观光度假约50%、探亲访友约27%、会议旅游约10%、商务旅游为5%左右。而在入境游中,观光度假约45%、商务旅游为32%、探亲访友近10%、会议旅游约5%。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如宗教朝拜、健康疗养、文体交流等,无论对国内旅游者或入境旅游者来说,所占比重很8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总第121期)低,总共不超过10%。除5中国旅游年鉴6所统计的旅游产品之外,各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也正在不断涌现。2.四类主要旅游产品的演变趋势(1)从入境旅游者旅游产品选择来看图2入境旅游者所选的主要旅游产品比例的年份变化资料来源:根据5中国旅游年鉴6(1997~2002年)有关数据整理图2反映出近6年来这4类旅游产品的总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上升来自于度假旅游产品和会议旅游产品的贡献。深入分析发现,探亲访友旅游产品在最近6年里基本处于渐渐减少的趋势;会议旅游总的来说一直处于稍为显著的增长之势;商务旅游产品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观光度假旅游一直在40%左右波动,但在2001年又有了一次大的增长,达到了55%左右。这可能与统计方式有关(2001年首次将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分开进行统计),但也说明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已经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度假旅游的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表现出与观光旅游明显的不同。(2)从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产品选择来看图3我国城镇居民所选主要旅游产品比例的年份变化资料来源:根据5中国旅游年鉴6(1997~2002年)有关数据整理(1999年的数据年鉴上没有统计)图3反映出这4类旅游产品在国民旅游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总体上处于上升之势,这种上升主要是由观光度假类产品比例上升所带来的,具体要归因于度假旅游产品在近几年的较大发展。进一步分析,探亲访友产品从1997年之后,一直处于下降之势,但是它的比重仍然很高(保持在25%左右);商务旅游产品6年中基本上处于下降之势,从2000年到2001年虽有一定增长,但比起前3年仍下降了不少;会议旅游产品比重也渐渐趋于下降,但与入境旅游者不同的是,国内旅游者的这部分旅游产品比重一直比其商务旅游产品所占比重要高;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比重在40%上下波动,但2000年和2001年,度假旅游产品的比重上涨了019个百分点,而观光产品的比例却下降017个百分点,比起1993年的3819%与711%来,两类产品的比重都有所提高。综合看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