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18、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源体引起的一大类疾病。(4—1知识点131)19、弱视: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质性的眼疾。(1—1知识点30)20、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5—3知识点175)2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2—1知识点50)22、呆小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匮乏,使胎儿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脑和内耳的发育出现严重障碍,以至于出生后患有“呆小症”也叫“克汀病”(2—1知识点61)四、简答题:23、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23、2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是什么?①构造新细胞、新组织。②修补组织。③调节生理功能。④供给能力。(2—3知识点55)25、怎样保护乳牙?①营养和阳光,乳牙的钙化始于胎儿5—6个月。②适宜的刺激:5—6个月,小儿快要出牙时,可给些“手拿食”如烤馒头片、面包干等较硬的食物,磨磨牙床,促使牙齿萌出。③避免外伤,不要用牙咬果壳等硬东西。④漱口和刷牙:吃奶的婴儿,在两次奶之间喂点白开水,就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⑤小儿三岁起刷牙。早晚各一次,特别是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东西。(1—4知识点17)26、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期。学前儿童对外界环境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对学前儿童实施心理保健,尽量为儿童创设和利用有利条件,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做好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不仅可将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状态,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正常地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是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5—3知识点175)五、论述题:27、谈谈你对母乳喂养的看法。答案要点:母乳为婴儿天然食品,且喂养方法最为合理。我国历来有母乳喂养的传统,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有下降的趋势。应该说,母乳喂养,是母亲的职责,是婴儿应享受的权利。为了保障婴儿的健康,必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一)母乳喂养的优越性。1、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2、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病。3、母乳喂养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4、母乳喂养可给予婴儿更多的母爱。5、哺婴,对母亲也有益。(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三)使乳汁充裕的其他条件。1、排空**。2、合理营养。3、精神愉快。(四)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1、生理性腹泻。2、乳汁排出不畅。3、如何判断乳汁是否充裕。4、避免母乳被污染。5、漾奶。6、不易喂母乳的情况。(2—3知识点69)28、怎样防治流行性感冒?答案要点:要时常开窗,通风换气。远离传染源,适当服用板兰根,多饮水,高烧时适当采用物理降温法。(4—3知识点143)学前卫生学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2、佝偻病为三岁以下幼儿的常见疾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所致。3、人体有三对唾液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4、新生儿最容易得的两种传染病是(百日咳)和(风疹)。5、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管)。6、婴幼儿常见的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和(不良习惯)。7、儿童的能量消耗有(基础代谢)、(排泄废物)、生长发育、(从事劳动和活动)四种能量消耗。8、淋巴循环也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它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三、名词解释:19、儿童期恐惧:儿童期恐惧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出惧怕。(5—3知识点183)20、营养素:是指事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2—1知识点50)21、心身疾病:(知识点)是指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