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诊断顺序CPASHPLAN:C心脏、P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部、P骨、L肢体、A动脉、N神经烧伤烧伤面积的估计:中国九分法:成人头部体表面积为9%,双上肢为18%,躯干(含会阴1%)为27%,双下肢(含臀部)为46%,共为11×9%+1%=100%头部:发3、面3、颈3双上肢:手5,前臂6,上臂7躯干:胸腹部13,背腰部13会阴1双下肢:臀5、大腿21、小腿13、足7烧伤深度的估计:1度:红斑烧伤,局部干燥、疼痛、微红而肿、无水疱2度浅:水疱性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水疱内含黄色血浆样液体,破裂后,可见潮红创面,温度高,疼痛剧烈,不留瘢痕2度深:局部肿胀,表皮较白或棕黄,间或有小水泡,去除表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温度低,拔毛痛3度:焦痂伤,局部苍白、黄褐、焦黄皮肤无弹性烧伤分类:1970年上海全国烧伤会议轻度:总面积在10%以下的2度烧伤中度:总面积在11-30%之间或3度烧伤在9%以下重度: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3度烧伤面积在10-19%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2复合伤3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特重度:总面积达50%以上或烧伤面积达20%以上烧伤的补液: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每1%的2.3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各0.75ml,另外补充基础水分2000ml,伤后8小时内补入估计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入另一半水分:每天基本水分需要量2000ml,可用5-10%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疖:常见于毛囊丰富的头面、颈、腋、背常见于体弱、营养不良、小儿就糖尿病,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痈:多发于颈、背见于全身抵抗力低下和糖尿病人,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蜂窝组织炎:发生在皮下、筋膜、肌间及深部蜂窝疏松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理疗热敷切开引流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经粘膜的小裂伤侵入皮肤网状淋巴管及皮下发生感染。好发于下肢及面部,常反复发作,可形成橡皮肿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可产生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前者可引起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收缩和阵发性痉挛,是引起临床表现的主要毒素破伤风初期头晕、乏力继而牙关紧闭,张口受限,吞咽不便,痉笑,顺序为嚼肌、面肌、颈项肌、腹背肌、膈肌及肋间肌处理伤口,清除毒物来源,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常用镇静药有安定、副醛、水合氯醛、鲁米那手急性化脓性感染:以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和手掌间隙感染,多见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脓性指头炎:切开应在手指侧面纵行切开,切口近端不得超过手指末节和中节交界处,亦不可做鱼口状切口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典型体征是手掌除末节外呈明显均匀红肿,皮肤极度紧张,患指呈微曲状态,稍微伸指剧痛,脓液无波动感,治疗原则是早期积极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号召后尽早功能锻炼,抬高患手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为:1乳头状腺癌:占70%,恶性度低,经淋巴结转移,少数血性转移至肺和骨2、滤泡状腺癌:恶性度低,占5%-10%,主要经血循环转移至肺和骨,也可经淋巴结转移3、髓样癌:中度恶性,占2%-5%,来源于滤泡旁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可经淋巴及血运转移4、未分化癌:多见于老年人,恶性度高,生长迅速,可经淋巴结转移或血运转移至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但经淋巴结可出现转移,滤泡状腺癌较少淋巴转移,但可出现远处转移,髓样癌常可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血行转移,局部及周围组织浸润较重,未分化癌生长快,对周围组织气管、食管、喉返神经侵犯多见,特别是声音嘶哑时可考虑恶性高的甲状腺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多沿颈内静脉分布,硬、活动或固定乳头溢乳:无色浆液性——可见有月经期、妊早期、乳腺增生病淡黄色血清样——多见于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如乳房囊性增生血性溢乳——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乳管内癌急性乳腺炎采取局部麻醉,取放射状切口,以避免损伤大乳管,乳晕下的脓肿取乳晕下弧形切口,乳房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采用乳房下弧形切口,乳腺癌好发于45-54岁,1:99,5年生存率为i期80-90%2期60-70%术后每3个月复诊1次,3—5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