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肥料总复习题名词解释报酬递减规律: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即实际报酬〉却逐渐减少。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温度、水分、空气、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组成成分、性质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型。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质数量。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合复化肥。多种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旱作农业: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不采用灌溉种植植物的农业,也称集水农业。缓效钾-:-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但缓慢转化后作物可吸收利用,包括粘土矿物固定的钾和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容量指标。缓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包括大部分有机态养分和部分不太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吸附态养分,以及一些容易风化的矿物质中的养分。缓效态养分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容量指标。矿化度: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克数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的,一般用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速效养分:-指当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的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土壤耕性: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土壤经度地带性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称为土壤容重。土壤团粒结构体:直径在0.25~10mm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是良好的土壤结构。土壤退化: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壤,导致养分不平衡,有害物质累积,表层土壤流失,肥力下降,作物产量降低,最严重的导致土壤沙漠化、次生盐碱化等。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的萎蔫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