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单选1、在OSI模型中,NIC属于。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OSI中,为网络用户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程序的层次是。A、运输层B、会话层C、表示层D、应用层3、在OSI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4、在OSI中,为实现有效、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5、在OSI中,物理层存在四个特性。其中,通信媒体的参数和特性方面的内容属于。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6、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7、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8、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B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9、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10、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A、IP,ICMP,ARP,UDPB、TCP,ICMP,UDP,ARPC、IP,ICMP,ARP,RARPD、UDP,IP,ICMP,RARP11、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12、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A.组成结构;B参考模型;C.体系结构;D.基本功能。E.SNA;F.MAP/TOP;G.TCP/IP;H.X.25;I.ISO/OSI;13、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互联层D、网络接口层14、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服务数据单元,其英文缩写为。A、SDUB、IDUC、PDUD、ICI15、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协议数据单元,其英文缩写为。A、SDUB、IDUC、PDUD、ICI16、发生在同一系统中相邻的上下层之间的通信称之为。A、对等层B、相邻层17、当一台计算机从FTP服务器下载文件时,在该FTP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封装的五个转换步骤是。A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B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C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D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数据18、ISO提出OSI模型是为了:A.建立一个设计任何网络结构都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B.克服多厂商网络固有的通信问题C.证明没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是不可行的D.上列叙述都不是19、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中的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20.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A.点--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端连接D.控制连接21、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会发生变化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22、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A)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不知道C)源主机不知道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知道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23、下列哪一项描述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概念A.保持网络灵活且易于修改B.所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都用相同的层次名称和功能C.把相关的网络功能组合在一层中D.A)和C)24、下面可用于流量控制的是。A滑动窗口BSNMPCUDPDRARP25、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26、网络协议中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的动作和返回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