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内容: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过程:(一)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4.听古琴曲《流水》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二)唱歌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5.让班上学笛子的学生吹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三)作业布置:课后自排情景剧。教学反思:这首歌曲是古代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是根据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演绎也会很到位。同时也让有才艺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