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正、负的意义。3、通过实例了解加速大小及速度大小的区别,领会物理量的变化率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在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2、通过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1、引入课时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田径比赛、自行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变速运动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很有用,很有趣从而爱上物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2、养成合作交流的思想和能力,体会合作的力量。【教材分析】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具体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学习者分析】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列举-2-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理解。【教学难点】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内容说明:加速度这节课主要介绍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方向,单位,如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以及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的区别。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现象自己思考得出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通过分析给加速度下一个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加强重点、克服难点的目的。同时,学生对于加速度的理解不可能在40分钟内一步到位。对概念的讲解应祥略得当,重点突出。如加速度是本节最重要的概念,必须重点讲解,而且使学生体会概念建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比值法定义的思想;但对于其方向学生不能一下子从本质上去理解,只能到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去深入。【教学过程设计】【复习】这章我们已经学过的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物理量,位移和速度。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x2-x1速度: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v=Ax/At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所示AB_l_|_II|II_*_i_t』・*10I2345«T8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l为2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生:△x=x2—xl=7m—2m=5m,方向由A指向B.师: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变速运动,如果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求这段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3-生:物体运动的速度v=Ax/At=5m/10s=0.5m/s,方向从A指向B.【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飞机赛跑的录像。[提问]赛车、飞机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赛车为什么能够跑到飞机的前面?[学生]赛车、飞机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赛车速度改变得快.那么怎样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呢?[讨论]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课件展示: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120s内速度达到108km/h;自行车4s内速度达到6m/s;而100m跑运动员起跑时,0.2s内速度达到12m/s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s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下列表格:试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s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