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VIP免费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_第1页
1/4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_第2页
2/4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_第3页
3/4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美术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例谈案例一:在一次市级中小学美术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有一位老师上了公开课《水墨画笔墨趣味》(七年级教材)。课堂教学导入部分:先向学生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演员在长卷上用躯体进行水墨画创作情景,由此导入新课教学。应该说这个设计还是很好,但接下来教师就开始布置“水墨探讨”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思考:纸张有何特点?水在其中有什么作用?你如何控制好墨色变化?(这个讨论明显有点突然,因为学生一是还没有实践过,二是一连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作画过程,特别是“你是如何控制”一问,学生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操作实践,是无法回答的。)尽管课堂上还是有个别学生进行了回答,但也是一种想象和猜测而已。接着教师又进入下一环节“欣赏,互相讨论,谈谈自己的欣赏体会”。教师用投影打出了吴冠中的水墨画《江南》、《荷花》。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墨色浓淡变化,以及水、墨、色相互渗透的画面效果。这个环节应该与本节课的课题《水墨画笔墨趣味》是最吻合的。也是最能启发学生进行水墨画笔墨“趣味”的感悟与理解的,可惜教师虽然已经设计了这样一个很重要很好的环节,只是在操作时一带而过,学生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已经又进入下一环节“比较墨痕,想想是怎样画出来的?”从这里开始,我们觉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接下来教师开始讲了很多专业的笔墨表现方法。然后才开始让学生尝试练习,自主表现事物。最后学生也在课堂上完成了相关的作业,并进行展示评价。但从作业效果来看,我们没有看到有“趣味”的笔墨效果。更多的学生还是用画水彩笔、画铅笔、画油画棒的方法来画相关的事物。尽管手里拿着是毛笔,但画出来的效果让人看不出是水墨效果。所以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本节课是失败的,失败在哪里?在于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好本课的教学重点,即“知识与技能目标”。听完这一课,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有很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最后真正得到落实的好象一个没有。其实本课真正的重点应该是要引领学生感悟中国水墨画的美,美在哪里?美在笔墨趣味。教师在学生一是没有理解什么是笔墨的趣味,二是没有感悟到笔墨的韵味之时,就在课堂上化大量时间进行笔墨技法的讲解演示。学生则一脸茫然,好似“对牛弹琴”,教学效果肯定不佳。案例二: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赛课的安徽省一位A老师上的《吉祥图案》。本课教材是人教版第六册第11课,教材两页内容,包括11幅图片内容(范例、范作与照片)和两段文字内容(吉祥图案阐述及作业提示)及一个文字填空内容(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在教学本课内容时,A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导入环节。教师精心选择了富有生活喜庆气息的图片,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让课堂一开始就与“吉祥图案”相吻合。(烟花、买春联、花灯、吃糖葫芦、放烟花、写春联、买春联、贴春联、贴窗花等)讲授与欣赏环节。教师从民间剪纸大师李奶奶到北京奥运会,从学生张晶晶到教师制作的《健康成长》图案,让教学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密切联系,增强了教学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指导环节。教师是采用先让学生试一试,教师则作为旁观者进行点拔引导,然后师生合作完成一幅习作。整个过程巧妙地将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技能在轻松的尝试合作中有效地完成了。完成习作环节。听到你们的心愿,老师仿佛就看到了一个个精美的吉祥图案了。同学们动起手来,用彩纸把你的心愿剪出来。习作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美好习愿。这一环节也是充满生活情趣。习作讲评环节。教师始终把握住本课“吉祥图案”的重点,你的习作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美好的心愿。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训练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重要过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送给自己生活中要祝福的人。学习活动再次回归生活。本节课是四大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应用”领域,那么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从课堂环节中我们能看出这位老师是这样把握的:教学重点: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