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极致皆为情——散文阅读指导吴春峰一、教学目标1、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2、学会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二、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散文,学会答题技巧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美丽图片并伴有音乐)同学们,当肆虐的狂风暴雪席卷我国19个省市时,我们多么怀念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那温晴的冬,那秀气的小山,那澄清的河水,以及那位对济南冬天充满喜爱与思念的老舍先生。当我们跟着谢大光来到鼎湖山,入夜时分,一起聆听那柔曼、清脆、厚重、雄浑的泉音时,我们的心灵被涤荡,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感受到了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那是《鼎湖山听泉》给我们的独特美感啊。而当我们随着茅盾去华北平原看白杨树,看到它们倔强挺立、不折不挠时,又怎能不心生对它们以及具有同样品质的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呢?当我们读到朱自清的《背影》,读到那个穿着深青布棉袍,戴着黑布小帽,为儿子蹒跚地越过月台买桔子的父亲的背影时,我们就会想起自己父亲眼角的皱纹,耳鬓的白发感受把那如山般坚韧而又博大的父爱,此刻,我们心中便会充满温暖与幸福。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散文带给我们太多的美感,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都因为深深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才使我们有了这些美丽的感动,才会使一草一木,人世百态都显得那么美好。(二)点击中考散文很美,从散文的优美语言中流淌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更美。出卷者就围绕着散文的内容之美,情感之美来给大家出题的。(展示中考题型)在这些中考题型中大家最感到头疼的是什么?其实,无论哪种题型,只要我们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不信,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篇美到极致的《大美之美》吧。(三)指点迷津1、请大家说说平时拿到文章后是如何做题的?我有一个独门高招教给大家好吗?(展示阅读三法)粗读——写什么细读——怎样写精读——确定答案2、阅读全文①第一遍粗读,浏览全文用“写了……抒发了……”的句式概括全文。指名回答并说说如何找到文章的主旨的。(寻找文章的主旨,可关注标题、开头、结尾。)②第二遍细读,概括各段段意,并分析各段之间的关系。首先,指名说说概括段意的方法。a、找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开头、结尾,有时在中间)b、没有中心句的,可筛选关键词或句来组织概括。其次,分组概括各段段意。指名回答并说说概括的经过。最后,综观各段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讨论再回答)。3、第三遍精读,确定答案。第一题①指名说说准备如何做这道题?②筛选信息,作答。③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结合分值)第二题①指点:先找出体现作者思路的标志性词语。②范读,找出标志性词语。③学生作答。指名回答。④评价错误答案,让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分析例句,写出作者具体想法)第三题①讨论该题的着眼点。a、“大美之美”是标题,应从全文着眼。b、“西藏山水”既要写山的美,又要写水的美,还要写出山水相融的美。②从全文筛选信息。指名回答③组织表述答案。指名回答。指名评价(全面、流畅)4、技巧揭秘回顾做题经过,我们使用了哪些方法?指名回答。展示答题三诀分析筛选表述(四)实战演练阅读文章,运用所学的方法完成题目。(五)结束语同学们,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美的,因为这春天里蕴含着作者对春的喜爱;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可亲可敬的,因为字里行间流露着鲁迅对先生的尊敬与思念;我们刚刚领略的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的,因为那里流淌着作者的赞美与崇敬。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呀,无论山水之美,人情之美都源于作者的情感之美。只要你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运用恰当的方法,一定会得到精美的答案的。因为我相信“美到极致皆为情”。(展示这七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