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案19古代诗歌鉴赏(一)本练案共18题,共99分,用时99分钟一、(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导学号15650566郭纶①苏轼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③。【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③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人们却不认识他了,因为他每天只是在傍晚时分,坐在渡口闲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B.颔联将郭纶今日所骑瘦马和他当年曾经使用过的长矛对比,今日之落魄与往日之英勇形成了鲜明对比,形象生动。C.郭纶自称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但他同时说一旦有了战事,他仍愿冲锋陷阵。D.这首诗语言通俗平易,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歌尾联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的英勇。E.这首诗借郭纶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失路的怜惜,对贼寇入侵的痛恨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答: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因为”分析不当。C“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无中生有。D“表现出了诗人的英勇”分析不当,是表现郭纶英勇而非诗人。2.诗中郭纶这一人物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①本领高强,屡建战功。他是河西猛士,使用如椽大铁槊,善飞矢杀敌。②有勇于担当、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截发愿作万骑先”,说明郭纶希望截发为信,愿作痛击贼寇的万骑先锋。③怀才不遇,赋闲无事。本领高强的英雄无人赏识,只能日暮在渡口闲看渡船。[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郭纶本是河西一带知名的勇士,如今的人们却都不识得他了,这位昔日的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坐在渡口,闲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路人只见他骑着一匹瘦弱的青白色马,却不知他曾经使用的长矛大如屋椽。郭纶说,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一旦有了战况,他誓言愿冲锋陷阵。那时,我自当拭目观看,看这位勇士的飞箭射向敌人的军阵。答出一点可得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6分。其中特点2分,分析1分。二、(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导学号15650567早发昌平岛①沈佺期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自广西境内取道海上赴贬地途中。②鸣榔:敲响船帮,代指开船。③魏阙:出自《庄子》,原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后代称朝廷。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船出海,“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B.颔联“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描写了行程中所见明丽景象,对于赴贬地途中的诗人来说,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是非常幸运的。C.颈联中的“冲”“溢”二字刻画出了海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这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诗人在炼字方面的匠心。D.这是一首贬谪诗,描绘了早发昌平岛旅途中的壮丽景色,语言生动,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E.诗歌叙事、描写、抒情自然结合,采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表达极为充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矛盾的内心。答: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分析不当。这里是乐景衬哀情。D“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分析不当。E“矛盾的内心”分析欠妥。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尾联表达了诗人身在江湖、心系朝廷的报国之志和贬谪途中孤独寂寞的内心。(2分)。采用了用典和直抒胸臆的手法。“魏阙”使用典故,表达心系朝廷之心;“泠然”直抒胸臆,表达孤独寂寞之情。(4分)[解析]尾联“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