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案2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本练案共16题,共80分,用时80分钟一、基础训练(4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0(1)《荀子·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故木受绳则直_,_金就砺则利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慨叹昔日的显赫人物都在历史风尘中化为乌有的两个名句是“舞榭歌台,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了却君王天下事_,_赢得生前身后名_”两句表达了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美名的愿望。[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1(1)《荀子·劝学》阐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名句是“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人生无限感慨、大彻大悟的名句是“人生如梦,_一尊还酹江月_”。(3)陆游《游山西村》中“_山重水复疑无路_,_柳暗花明又一村_”两句,写出了所游之村周边的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情境。[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2(1)《庄子·逍遥游》引述《谐》之言,描述鲲鹏凭借六月的大风,以“_水击三千里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的雄姿离开北海飞往南海。(2)李煜在《虞美人》中“_问君能有几多愁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两句以水喻愁,表达了物去人非、好景不再的不尽哀怨。(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名句是“持节云中,_何日遣冯唐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3(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风之积也不厚,_则其负大翼也无力_”两个名句阐述了风积与负翼的关系。(2)杜甫在《登高》中“_艰难苦恨繁霜鬓_,_潦倒新停浊酒杯_”两个名句表现了国势艰危,仕途坎坷,自己疾病缠身,已经戒酒的处境。(3)晏殊《浣溪沙》中“_无可奈何花落去_,_似曾相识燕归来_”两句对已经消逝的事物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惆怅心情。[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人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春江花朝秋月夜_,_往往取酒还独倾_”。(3)李煜《相见欢》中,词人独自登上西楼,“月如钩”,“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_”两句写出了引发“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原因。[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5(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把酒洒在江中,手持长矛吟咏诗篇豪迈气概的两句是“_酾酒临江_,_横槊赋诗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呜咽断续的两个名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_幽咽泉流冰下难_”。(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_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_”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6(1)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主人,“_苟非吾之所有_,_虽一毫而莫取_”两句表明不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是很小的我都不要。(2)李白《蜀道难》中“_扪参历井仰胁息_,_以手抚膺坐长叹_”两句描写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行人以手按胸,为之长叹。(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君臣沉湎于酒色、将要步陈后主后尘的名句是“_商女不知亡国恨_,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56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