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案3语言表达连贯本练案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用时60分钟一、基础训练(15分,每小题3分)1.(原创题)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15650167(C)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________________。A.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B.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C.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噪声分贝的大小与人的视力的关系问题,该语句应表述的是人们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视力。C句表述主体是“人”,与前文衔接最紧密,故选C。2.(原创题)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15650168(B)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创造,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唯在不即不离。________________。A.唯其“不离”,所以新鲜有趣;唯其“不即”,所以有真实感B.唯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唯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C.唯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唯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D.唯其“不即”,所以有真实感;唯其“不离”,所以新鲜有趣[解析]承接上文“不即不离”,所以先“不即”再“不离”;从内容上看,与实际人生世相“不即”而新鲜有趣,“不离”而有真实感。据此可得出答案。3.(原创题)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15650169(C)一大早,我穿上棉服,抓起相机,去赴那与冬雪久违的约会。我冲出院门,迎着晨晖,行走在飘飞的雪花之间。雪是那么净,雪是那么白,________________,纷飞在村落的田野之上。A.如春天的使者轻轻地抚摸着大地,带着厚重的身姿,带着沉着的步履,带着往事的追寻B.如冬天的老人慢慢地踟蹰在大地,带着沉静的身姿,带着成熟的思考,带着往事的回忆C.如冬天的精灵轻轻地抚摸着大地,带着曼妙的身姿,带着童心的纯真,带着往事的回忆D.如冬天的精灵带着曼妙的身姿、童心的纯真和往事的回忆轻轻地飘落在大地的胸膛上[解析]这是一个描写性语段,主要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横线上的文字作为喻体,A“厚重的身姿,沉着的步履”与本体的意境不合。B“老人慢慢地踟蹰在大地,带着沉静的身姿,带着成熟的思考”与本体意境不合。D语境虽然还算相合,但运用了长句,读起来,语气与上下文不合。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15650170(D)尽管今年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________________。我们过于习惯走过去的发展模式,稍一松懈,就容易滑回老路,如果没有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常态化就是一句空话。A.不但要在舆论上大造声势,更需要将其制度化、常态化B.不但要在舆论上大造声势,更需要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C.不但要有常抓不懈的理念,更需要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D.不但要有常抓不懈的理念,更需要将其制度化、常态化[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主要阐明了制度保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由横线后面的“稍一松懈,就容易滑回老路”可以看出,横线上文字应体现“常抓不懈”的思想;由“如果没有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常态化就是一句空话”可以看出,横线处的文字应体现“制度保证”的内容。A“舆论上大造声势”在文段中没有照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