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初步方案1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工程目标:通过安全、经济和可行的途径,对脱水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内容:采用智能控制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污泥,使其达到无害化、稳定化的效果,发酵产品可以作为营养土(腐殖土),用于园林绿化、林业等领域工程规模:日处理污泥XX吨,含水率XX%工程占地:工程平面占地面积约为XXm2,不含道路及绿化。工程投资:本项目污泥发酵车间采用轻钢结构时工程费用投资总额约为XX万元,污泥发酵车间采用钢砼结构时工程费用投资总额约为XX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用为XX万元运行成本:每吨污泥处理直接运行成本为XX元(不含折旧)1.2.编制原则本报告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为目的,充分利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3)污泥处理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尽量减少污泥处理过程的能源消耗和二次污染,充分利用国家节能减排奖励政策促进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建设和运行。(4)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方案与技术工艺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先进、成熟、可靠、适用的“友好型”技术,节省投资,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2(5)污泥处理工程应确保最终消纳方的安全可靠。提倡与鼓励污泥生态和谐利用与环境友好型土地消纳,杜绝污泥处理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和谐利用。(6)项目的建设运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7)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简便;(8)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尽量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程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3第二章工程规模及处理处置要求2.1工程规模污泥量是开展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基础数据。本工程按日产生含水率80%脱水污泥量80t设计。2.2处理处置要求本项目污泥大部分来源于市政污水处理厂,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盐类及少量的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若不进行科学地污泥处理处置将对环境造成新的二次污染。污泥处理处置的要求包括:(1)稳定化:由水厂经机械脱水后的污泥,每公斤干固体中有机物含量为30%〜50%,为避免因有机物的腐败变质造成二次污染,经处理后的污泥应进一步降低其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2)无害化:去除污泥中对人体或自然界有危害的病菌、寄生虫卵、病毒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3)减量化:进一步提高污泥的含固率,减少污泥最终处置前的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及最终处置的费用。(4)资源化:尽可能的利用污泥中的有用物质或储藏的能量,以实现其资源价值。2.3处理处置标准(1)污泥处置标准城市污泥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基本目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的污泥混合填埋含水率应小于60%的要求。污泥经生物发酵后产品质量的理化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9)的土地利用指标要求,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基质或土壤改良剂、育苗基质或非食物链园林绿化等。4(2)臭气控制标准生物堆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泥无害化处理方式,但是臭气污染仍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鉴于这种现状,针对本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设计了完整的全过程的臭气控制和处理方案,并设置了尾气处理装置,保证臭气浓度满足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的要求,对大气环境以及职工健康安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3)噪声控制标准根据噪声环境执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即本项目运营期场区边界的噪声环境...